一朵娇花出墙来
超小超大

第一百三十一章戏班子

刘籍清从孙老头那里得知了井轱辘的做法,立马连夜上书把奏折送往京城,若是这个能引起朝中人注意他指不定还有机会再往上爬一些。

可他不知道的是朝中大臣这段日子噤若寒蝉,上了朝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又怎么会分心在这种小事情上,是以那封奏折就压在了最下边。

没人知道外面都在发生什么改变,虽然没有收到回奏,刘籍清也没空为此哀愁。

庆元县第一条白路正式修好,也不知娇娘是哪里学来的词,要请他去剪彩,还要发表讲话。

刘籍清原本布满阴霾的心也回暖了。父母官父母官,谁不想在任职期间得到任地百姓的爱戴呢,更别提娇娘早就让人放出消息,全县成差不多都知道今年十八里桥戏班子不在十八里桥唱了,要搬到林家村。

八月中旬这天,农人们忙完地里的活坐在院子里就着月光做些不打紧的活,嘴里聊的都是关于戏班子的那些事,这个年代娱乐活动少,像戏班子这种地方他们也就只能在外面听个热闹,一年一度的听戏活动无论大人孩子都会去凑个热闹。

往常林家村也像别村那样起早去听戏,可今年戏就在林家村唱,不用走远了有的人赚钱的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这家做点糍粑,那家煮点茶水,价格也不算贵,毕竟谁愿意跑这么远来看戏还花这么多钱。

娇娘别出心裁,把豆腐放在冰窖里冻成冻豆腐,支了个油锅在村口,里面是新鲜的豆油,到时候让程唤中外树下摆摊,一串放五片冻豆腐,再浇上娇娘调好的酱料,好吃的能让人把舌头吃下去。

在家里实验一下,家里人都吃的满口流油,不止冻豆腐,娇娘还准备了小青菜什么的,到时候也可以炸一炸卖出去,价格也不贵,青菜一文钱两串,冻豆腐一文钱一串。

还有早就做好的肥皂也都拿出来蓄势待发准备卖出去。拜那次连续三天的大雨所赐,叶轩编的鱼篓子也弄上来不少鱼,其中小点的鱼都被王梅花洗干净放到冰窖里冻上,家里两个孩子也不甘心落后,用新面包了不少饺子放在冰窖里。

戏班子要来的那天上午,铁蛋激动地在院子里转来转去,长这么大他还没去看过戏,娇娘倒是有看戏的记忆,可惜年代久远记不太清楚了。

看铁蛋在院子里转的干着急,王梅花推他让他出去玩:“若是好奇就去村口等着,别在院子里转的碍事。”

铁蛋就等着这句话呢,笑嘻嘻地拉着兰花出去了,留下铜钱在院子里咿咿呀呀要他们,王梅花没办法,只能放下手中的事去哄他。

村里洋溢着过年的喜气,脑子机灵的就在家准备些东西等着去卖。

戏班子下午到达林家村外,前后来了足有五辆牛车,牛车上放着的道具堆的老高,用黑布盖着。

村里的小孩子们沿着白路跑了足有二里地去迎接他们,绕着牛车嗷嗷的叫好,丝毫不亚于后世追星的狂热。

抱住是个五十多岁的驼背老头,眼睛咪咪笑着,一点都不恼,反而从口袋里拿出碎糖分发给孩子们,铁蛋也得到一块有拇指大小的发黄的糖块,高兴地不得了。

戏班子就在林家村口那棵大树下,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半人高的台子,台子后面搭建的是化妆台还有他们住的地方。

戏台整体呈红色,整个过程中戏班里的人都在忙来忙去搭建台子。

娇娘也去看了,红艳艳的戏班子在林家村这个寡淡的地方显的格外吸引人。上了年纪的老人也都聚集在树下看着热闹。

吉大河他们也已经把石碑埋在了林家村村口,还在碑附近搭建了一个亭子,石碑也被盖上红布绑上红球只等那些大户来观看加剪彩。

一直到深夜,村口点着火把映红了半边天,孩子们疯了一样乱跑,满村子都是爹娘喊孩子回家的声音。

于双兰就是这一夜发动的,吓的林大娘出门叫人的时候还摔了一跤,娇娘听见声音连忙去找村里的稳婆,秋菊也去帮忙烧热水。林大娘的儿子在县里没回来,村里就她们婆媳二人,好在村里人这时还没睡,都赶着来帮忙。

于双兰是第一胎,生的艰难,叫了半夜才堪堪生了个大胖小子出来,孩子落地的刹那,来帮忙的半个村的人都放心了。

“这孩子以后长大肯定是个爱玩爱闹的,不然怎么会赶着出来听戏呢!”

林大娘笑笑,给于双兰卧了个糖心蛋送到于双兰床前让她吃了。

“好在母子平安,爱玩就爱玩点吧。”

于双兰还很虚弱,对这个孩子有些不满意,“我还想明天去看戏呢,这次还要怎么看!”

“看戏什么时候不能看,非挤在这一天看吗?”林大娘挤兑她一句,看着红巴巴的孩子满眼柔情,“这都是天注定,他能怎么办?”

王梅花在家里装了鸡蛋肉还有糖提过来贺喜,娇娘也不等她拒绝,就把东西放在厨房里,带着王梅花回去了。

林大娘的妯娌留下来帮忙料理后续,一直忙活到半夜。

第二天一大早铁蛋几个吃过早饭就往戏班子那里跑,有唱戏的咿咿呀呀吊嗓子,孩子们站的远远的看热闹,时不时捂嘴笑。

现在还不是唱戏的时候,来的人也少,需要等到上午人从四面八方来了才能开唱。

戏班子的班主住在林瑞家里,这次他愿意带着戏班子挪到这里也都是看在村里那些大户的样子,再加上林家村这边要剪彩,十里八乡的人都往这边来,也能给他们戏班子搏点人气。

快到午时的时候县里那些大户才坐着轿子骑着马从县里过来,在平坦的水泥路远远看着如同蚂蚁一班。

戊斯南跟着刘籍清在最后压轴过来的,林瑞受娇娘指点从各家借来的椅子一排一排地放在正对着戏台的地方,不用说刘籍清自然就坐在第一排。

唱戏之前要先剪彩,刘籍清站在戏台上冠冕堂皇地讲了几句吉祥话,也没有多耽搁就让人掀开石碑上的红布。

一朵娇花出墙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世繁华终不遇 连载中
三世繁华终不遇
笨笨吃旺仔
简介:世上无需下引子的蛊,便是情蛊。世上唯一无解的,也是情蛊。想悔,想解,也终究着了魔。……传说世间一切生灵皆可修炼成仙,当然狐也列在其中。九尾仙狐便是狐修炼成的最高境界。传闻盘古开天地时,将这世分为三界,上界,中界,下界。上界化为仙界和真界,中界化为人界,下界则化为妖界和魔界。狐,乃妖界之宠。虽为妖,但它们本性并不坏。狐从一出生开始,便靠吸食天地日月之精华生长,到达狐龄二千时,狐便开始生长第二条狐尾,并渐以草木之根为食,以便第三条狐尾生长。当然,任何事都有它奇妙的捷径,狐生九尾,也有其便法――那就是吸食琅琊山顶的魍树之根,草叶之精,不出两千年,便可灵力大增,早生九尾,成为九尾仙狐。但,凡事都有两面性,此法虽易,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在狐尾生九时,狐灵最弱。若没有坚定的毅力,狐便会走火入魔。走火入魔的狐,会觉得全身犹如烈火焚烧,头脑快要炸裂,在痛苦万分时,又会觉得全身放松,极是舒适。这时候,狐会依其灵力,生长出相应的狐尾,并穿过妖界,坠入魔界,成为魔界一份子,且永世不得成仙……――《传说·九尾仙狐载》
9.4万字2年前
如懿传(富察琅嬅) 连载中
如懿传(富察琅嬅)
对方正在输入_891790268
简介:富察琅嬅和皇上的婚姻由恩爱到分离
4.8万字2年前
西汉:长安故里 连载中
西汉:长安故里
芦丹氏柏林少女
简介:长安归故里,故里有长安昭烈皇后傅氏,小字南乔,出身名门,乃汉相国、新安侯傅君泽曾孙,史上第一谥皇后。傅氏自幼性柔嘉和顺,少有才慧,容色姝丽,通经史子集,善烹调之术,弓马闲熟,在闺门最盛,常侍陛下校猎上林苑中。适年,册为夫人。上常召之,更胜旧日。久而下,有孕。上喜不自胜,恩赏阖宫,亲祈福于传德殿,六宫者莫不仰羡。四年,诞上长子,即汉桓帝刘聿。上大喜,乃命赦天下,诏枚皋、东方朔作赋,筑神之祠以拜之,推恩傅氏母族,荣宠盛极。五年,陈皇后用巫蛊事,上怒,诏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傅氏一枝独秀,时中大夫主父偃上书,立傅氏为后,上允之。傅氏自正位中宫,遇宫人温宽厚,处事而不差,御下有方,赞其曰惠。未几,复有孕,而诞乐安公主,芃。元朔五年,汉大败匈奴,皇子聿品重行,爱其弟也,为太子,以师教之,恩赐傅氏,荣为层楼。后因元狩四年,傅氏病亟,逝于椒房殿,上深恸。引太子侍,躬自教,与共食。又盛擢皇后母族者,立曹洺食邑二千石为安远侯。曹洺知其惧也,曰:“臣一不为拒匈奴来献,二未为百姓时献之计,诚不敢受其赐也。”上大悦,但以食邑为千石,仍立为安远侯。适斯之时,太子生疾,殊未醒。忽一日醒,梦阿母为天上之神,不过入神为劫耳,请上谥阿母。许之,亲选昭字,超葬茂陵。永和间,加谥,昭烈皇后。长安故里无尽头,故里从此别长安“大将军年少慕艾,常自于街头买胡饼。”“呜呜呜,阿母,你要给我做主啊,阿父他就因为一个不值钱的鞶囊打我。”
0.4万字2年前
赠以琼瑰 连载中
赠以琼瑰
醉折花枝做酒筹
简介:“我想让他在赵国的岁月不是那么晦暗无光,让他在被至亲背叛的时候有人可以倾诉,让他在被所有人否定的时候,能有那么一个人能够一直支持他。我想我之所以叫做琼瑰,就是要当他的美玉无瑕。我并非有胆谋有城府之人,但我想要做他的身边人。”
2.6万字2年前
我堂堂昭华公主怎甘只当恶毒女配 连载中
我堂堂昭华公主怎甘只当恶毒女配
莫听宴
简介:【系统女强|重生苏爽|姐狗甜文】
0.4万字2年前
潇潇听雪 连载中
潇潇听雪
沈峪尘
简介:没有简介
0.2万字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