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在秦益行和高俊杰的陪同下,宋浅清带着上官瑞交代的事情,不愿意自己一个人先走,只能硬着头皮陪着他们四处转转。
这一日,他们来到一间客栈,看到桌上的菜肴,左见明忍不住感叹:“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我真不会想到,瓦杜国的南北差距竟然如此之大。”
里巴边嚼着嘴里的烤鱼,一边点了点头:“我父亲和我姑姑也是这么说的。”
宋浅清呵呵一声:“正因为贫富差距太大,所以,我哥哥的皇帝之位,很是艰难。”
话说回来,她还真没有见到如此特殊的国度,瓦杜国的南北划分似乎很清楚,北方的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安晋国盛京城,来自北方的商人也不少,宋浅清很是奇怪,那些商人究竟来自何方?
北方不仅是贸易,也是畜牧业,在北方,很多人都会饲养牛、牛、牛、鱼。
而在南地,只有农业和商铺,再也没有别的生意可做,最糟糕的是,最近一段时间的干旱,让南方的民众遭受到了难以弥补的灾难。
“国公,瓦杜国不是一直在内战么,怎么瓦杜国的北方贸易一点都不受影响?”左见铭问道。
“自从我妻子的兄长掌权后,战争就被平定了下来,据说北方的贸易也是最近几年开始兴盛的。”齐昱从葛言那里知道了一些事情。
商人都很聪明,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就能想出很多办法,但是平民们不愿意轻易的信任他,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宋浅清正要说话,却看到高俊杰和秦益行都竖起了耳朵,撇了撇嘴,一言不发。
众人一路闲逛,直到抵达了南边的冬季,他们才返回了泥堡。
“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冬季了,现在我感觉到了,这个城市的冬季就像是春天”一进入城内,里巴就兴奋的大喊了一声。
当初在“福伊岛”的那一段时间,他甚至一度以为自己会被活活冻僵。
还好,他们已经来到了那个可爱而亲切的城市。
诺尔和黛妮等人见到一行人,都很开心,还摆了一桌子的饭菜,招待着两个小家伙。
黛妮微笑着说道:“我还怕你在春节之前不能回去呢。”
宋浅清愕然:“快到春节了?”
没有什么历法,在安晋国倒也罢了,即便不记得日期,也有人会给他打个预防针,可来到瓦杜国后,宋浅清已经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时候了。
“还有两日就要过年了,这一次咱们姐弟团聚,必须要做一桌丰盛的大餐才行”葛言乐呵呵的道。
葛言也清楚,原本打算明年春天就返回安晋国的两位师弟,他们在瓦杜国内也没多少日子了。
“是啊,谁也不知道下次见面会是何年何月,我们应该庆祝一下。”黛妮附和道。
“好啊”宋浅清也不推辞,既然家里就他们两个,那宋浅清就将自己去北地的事情说了一遍。
将自己在北地的所见所闻说了一遍,宋浅清不解道:“大哥,大姐,如果不能尽快消除南北差距,为什么没有人向北方迁移?”
说起这个,葛言也有些郁闷:“不是因为北方人不愿意迁移到北方,只是因为北方的物价太高了,北方的人又排斥外国人,再加上气候的缘故,他们根本没有活下去的希望。”
“还有这种事情?”宋浅清听得一头雾水,但听葛言这么一说,她也不会怀疑。
“浅青,土地的详细测量方法已定,由文武百官批准,明年朝廷将会发布此项法令,并推行,上月还派出了数名官员,安抚民众,据说民众听说这一规定后,都很兴奋,也有一些人对此表示不满。”
这些怨声载道的人,倒不是因为他们对新的土地测量感到不满,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官府对他们征收的粮食赋税太少了。
“缓收粮税”宋浅清抬头,疑惑说道:“没有两三年的免税?”
“不能免除税收,只能延缓征收。”诺尔道:“我和文武百官商量了一下,认为免除所有的赋税,没有足够的赋税,但如果只是减免南边的赋税,恐怕会让北方民众产生不满,造成更多的骚乱,于是我们最终决定,三年之内,只要北方的人想要迁移到南方,我们就会给予他们三年的土地,同样可以减免三年的粮食税。”
这个命令是诺尔和他的亲信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决定和文武百官讨论的,其中不乏一些官员表示异议,但都被诺尔一一否决,如果没有更好的方法提高财政,稳定民众的生活,那么这条法令就不得不执行了。
这是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
齐昱对着自家儿媳使了个眼色:“按兵不动的征粮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既能稳定北地的局面,也能给南地的民众一个缓冲时间,但若是再加上一些奖赏,或许南地的民众会安心一些。”
“你说的是?”诺尔和葛言同时开口。
“就是按原来的收成,按每一种作物增加一成,就可以得到物质或者赋税。”
齐昱的话让诺尔和葛言两人眼前一亮,诺尔激动道:“齐昱,你这么一说,我们的子民果然缺乏干劲。”
葛言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对了,钱青,鲁思这段时间来找过你,问过你很多次,但她都不愿意透露。”
宋浅清眉毛一扬:“行,那我找个机会,就去瞧瞧。”
宋浅清想了想,问道:“姐姐,她是不是还在贩卖毒?”
“不是,只卖过两次。”
鲁思的那些毒物,有好几个人都没有找到,宋浅清已经许下了,一定要将那些人的解药全部出售,才能兑现自己的诺言,葛言也没有阻拦。
宋浅清微笑道:“只有这么多次了,鲁思应该是杀了不少人”
“你比我更懂鲁思。”
宋浅清眨了眨眼睛,微笑道:“做生意的人,最懂的就是商人。”
齐昱不禁想起了自家老婆在北方杀了鲁思,又想起了高俊杰和秦益行的辉煌,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说到正事,宋浅清忽然想到了几个来自北方的商人,好奇地问:“大哥,大姐,瓦杜国是不是金发蓝眼睛的人?”
“没有。”陈曌摇了摇头。诺尔一顿,“晴晴,你的意思是,在北方,你会发现和瓦杜人的容貌完全不一样的人?”
“哥哥知道”江逸轻声应了一声。
诺尔笑着点了点头:“我们瓦杜国的人,就是金发和蓝眼睛的人。”
瓦杜国在二十多年前与周边国家爆发过一场大战,当时两个国家的人都在逃亡,瓦杜国的人都跑到了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的人则是逃到了瓦杜国。
起初,瓦杜国的民众对于这些外来者十分反感,想要将他们全部灭掉,可是瓦杜国本来就不太平,常年征战,在这种战争之中,瓦杜国的子民也渐渐的接受了他们。
这些异族都是聪明人,很多都是有特长的,在诺尔统治之后,他们就被赐予了一个正式的地位,现在他们已经是瓦杜国的子民了。
当年他们要么是跟随父母,要么是先祖,要么是拖儿带女儿,二十多年后,他们已经在瓦杜国扎根了。
宋浅清眼珠一转:“大哥,你的意思是,这些金发女子,都是支持你的?”
她哥把这些人的名分都交给了他们,这些人自然是感激他们兄长的,这是一种很好的事情。
“也许吧。”诺尔一笑。
如果不是出了什么意外,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意图。
宋浅清眨着眼睛,一双丹凤眼放光,继续追问:“大哥,现在瓦杜国和周边国家是什么情况?”
“你在说格洛湖对面的费尔顿国,或者其他两个国家?”
与瓦杜国毗邻的费尔顿国和“格洛湖”的对岸,以及其他两个小国,瓦杜国只是与当年一起前往安晋国的一个小国没有发生任何摩擦,保持着明面上的联系,其他两国都与瓦杜国保持着距离。
宋浅清沉吟片刻,道:“哥,北方的金发和蓝色眼睛的平民,到底是什么来历?”
“他们来自格洛湖对面的费尔顿王国,自从二十多年后,两个国家就再也没有联系过。”诺尔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宋浅清。
“大哥,二十多年后,我们的关系还会好吗?”
诺尔想了想,摇了摇头:“我觉得不太可能。”
这一次的大战非常的激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达成了停战协议,但是两个国家都没有再见面。
正是由于两个国家互不往来,互不往来,金发费尔顿人再也回不去了,而到了费尔顿,他们也没能回来。
宋浅清试探性地说道:“大哥,你能试试吗?”
“浅清,”葛言安静地坐在那里,“你有没有别的办法?”
葛言很清楚自己的双胞胎姐姐不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既然大哥都这么说了,她还让他试一试,那一定是有对瓦杜帝国有利的想法。
宋浅清将自己的计划和计划告诉了众人,见诺尔、葛言和戴妮都陷入了沉思,宋浅清继续说道:“大哥,大姐,二十年的时间并不算太久,费尔顿的子民或许在他们的家乡有他们的家人,而现在,费尔顿的居民也是如此,他们要是能在有生之年见到自己的家人,肯定会很开心。”
农女穿越后摊上的哥哥全是老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