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八卦是伏羲画的。
在人类的蒙昧时代,生活艰难困苦,就在这时渭水上游的氏族部落诞生了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伏羲。
他领导部族辛勤劳作,“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却依旧食不果腹,饥寒交迫。
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
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
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
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卦分明,闪闪发光。
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
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
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
【伏羲台画卦台】
伏羲台分三层,最上层为不等边八角形,俗称八卦台,又称伏羲画卦台。
伏羲画卦台,相传中央是伏羲八卦亭,上悬伏羲先天八卦,八卦亭有石龟两只,各有一青石碑。
一书“开物成雾”,一书“先天精蕴”。伏羲八卦亭前侧有一方青石算盘。青石算盘散布算盘子。
看上去,既象河图,又象洛书。
但是细细一看,它既不是河图,又不是洛书。
多少年来没有人能够揭开其中的奥妙。“石算盘”是伏羲画卦时的通灵之物。
伏羲八卦亭旁有一棵古柏。
人们称为“八卦柏”。
八卦柏南看南歪,北看北歪。
相传是伏羲画卦泄了天机,害怕天帝知道了搜出八卦来。
于是将八卦埋在画卦台中央,为了便于查找,又从台东南角拔了一棵柏树重新栽上,作为记号。
就这样左一脚,右一脚的夯实土。
结果成了现在的南看南歪,北看北歪的样子。
“八卦柏”是不是与伏羲的“八卦阵”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神话学考察】
《易·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这里讲作为《易》的基础的八卦是史前时期的伏羲所创,这个说法是否成立,过去的易学家都照着讲,没有提出什么怀疑。
但是,到了近代以来,人们才渐渐对此表示疑问。
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关《易》卦的材料,最早的是殷商时的筮数。
筮数是一连串的数字,有的是三个数字,有的是六个数字,这些数字可以按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转译为《易》卦。
……
“伏羲画卦”传说被现代易学研究者视为妄说,不为采信。
然而,通过对其进行神话学考察,我们可以从伏羲创世神话中找到原始哲学的神话原型,并具体地看到从伏羲创世神话到易卦的演进轨迹。
在中国早期哲学产生的过程中,《易》处于神话思维向理论思维、原始思维向哲学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易》关于“太极”、“阴阳”、“四象”、“八卦”的观念和对宇宙生成的概括认识是从神话思维的具体表象中抽象出来的,是把神话中的宇宙观抽象化、逻辑化的结果。
神话故事我知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