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实验发现,雄性更擅长应对急性压力,雌性更擅长应对慢性压力。
男性和女性在面对急性压力的时候,血清素的分泌速度是不同的。在急性压力下,男性血清素受体密度比女性更高,血清素分泌得更快。这就是为什么在吵架后,男生常常很快就能平复情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倒头就睡,而女生可能会在一边生很久的闷气,觉得男生不爱自己了。
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急性压力时,雄性表现出的学习能力似乎比雌性更好。在小鼠学习时,科学家对它们的尾巴进行了一连串的电刺激。受到刺激后,雄性小鼠的学习表现比之前提高了,它们的海马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相应增多了;而雌性小鼠则恰恰相反,它们的海马在遇到急性压力后缩小了。
但是,当面对长期的慢性压力时,雌性小鼠就会表现得比雄性小鼠更擅长应对这类压力。比如,小鼠很害怕被关在笼子里,所以限制它们的活动对它们来说就是一个重大的环境压力。小鼠每天被关在笼子里几个小时,在连续21天后,科学家发现雄性小鼠的海马神经元变得十分脆弱,而雌性小鼠的海马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在另外一个动物实验中,科学家发现了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当小鼠反复经历慢性压力时,雌性小鼠体内的雌性激素会保护它们免受压力的伤害。
当所有小鼠在一个星期中被反复关监闭(模拟长期的环境压力)后,雌性小鼠的记忆能力几乎没有损伤,但雄性小鼠的情况却大为不同了。雄性小鼠在经历同样的压力后,它们的短时记忆能力受到了明显的损害。不同性别的小鼠间出现如此大的差异,是因为反复出现的慢性压力会导致雄性小鼠前额叶皮质神经元的谷氨酸受体变少,而这种情况在雌性小鼠的大脑中则不会发生。
为进一步证明雌性激素在应对慢性压力中的关键作用,科学家运用生物工程手段刻意减少了雌性小鼠大脑中的雌性激素。结果发现,这样的雌性小鼠也会被环境慢性压力伤害到。相反,当雄性小鼠大脑中的雌性激素通路被人为激活时,慢性环境造成的压力对它们也就不易构成伤害了。
有趣的是,在科学家把雌性小鼠的卵巢移除后,这些雌性小鼠却依旧不会受到慢性环境压力造成的伤害。这似乎是因为它们大脑中仍旧能分泌出雌性激素,其中的雌二醇对雌性小鼠的大脑起到了保护作用。
所以,那些需要长期(几个月甚至几年)面对巨大压力的工作,在机会公平的情况下,女性可能会越来越胜任。
为什么抑郁的人似乎比较缺乏毅力
我们知道,毅力可以让一个人主动坚持做一件事,即使这件事不会带来奖赏感,比如背英语单词或者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日常工作。
前面说到,血清素分泌减少和抑郁症有很大的关系。大脑中如果血清素浓度太低,神经元之间的交流就会受到阻碍,导致“心力交瘁”的抑郁症状。血清素的分泌可以让人更有耐心。因为血清素在大脑中起抑制作用,所以比较充足的血清素可以让动物(包括人)愿意花更长时间去等待一个奖赏。在2018年,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血清素的更大作用:血清素不仅让人愿意被动地等待,而且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恒心和毅力,让人即使面对不确定的结果也不轻言放弃。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用小鼠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们让小鼠待在一个长长的纸箱里,纸箱两头可以取水喝。在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取水点有水,所以小鼠必须在长箱子两端跑来跑去地找水喝,并且每当它们跑到取水点时,必须用鼻子戳一下取水口,水才会出来。
为了模拟现实世界不确定的情况,当小鼠用鼻子戳取水口的时候,不一定会有水流出来,所以有时候小鼠必须忍受戳了却没有水流出来的结果。这时就要考验小鼠的毅力了:它是愿意忍受戳不出来水的失望,继续多戳几次,还是试了一两次不成功便经受不起打击,直接放弃了呢?研究员对小鼠大脑血清素分泌的控制在这里隆重登场了。
通过光遗传学手段,科学家刺激小鼠大脑负责分泌血清素的神经元,让小鼠大脑的血清素分泌量增加。这样一来,小鼠便更愿意多戳几次来取水,即使每次都得不到水,仍会有毅力坚持下去。
这个研究结果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缺乏血清素的抑郁症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失败的打击而一蹶不振。
了解大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