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顾里与张姨早早食了晚膳。张姨喜滋滋的拉着顾里到了街上。街上灯火通明,人们手里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穿梭在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擦踵。
顾里手里提着一个灯笼,沉默的跟在张姨身后,张姨带着他在街旁的小摊子上看了不少新鲜玩意儿。“顾里,这个好看吗?”张姨拿着一个白玉的剑穗,笑眯眯的问顾里。
摊主笑的眼睛都快见不着了:“哎呀,夫人好眼光,这枚剑穗可是上好的玉做的,做工也细致,这位公子仪表堂堂,搭着这枚剑穗一定更显侠客风范。”
张姨笑着说:“前两日看到你那剑上光秃秃的,我瞧着别人家小公子的剑上都挂着剑穗,想着给你也买一个,你看这个好看吗?”
顾里看着张姨满是笑意的眼睛,到了嘴边的话被他咽了回去,他说:“好看。”
其实顾里并不需要这看着漂亮却对他没什么用的剑穗,别人用剑穗或是为了好看,或是为了防止剑在打斗中脱手,或是为了迷乱对手对自己剑招的判断。但是对顾里而言,剑就是他的命,他不会让剑脱手,而且顾里的剑招更多是在厮杀中练出来的,往往是一击致命,不需要什么虚虚实实的剑招。
张姨听到这话,笑的更开心了。于是兴致勃勃的和摊主开始讲价。顾里站在张姨身旁,看着这个比自己矮了不少的妇人,深蓝色的眼底有暖意涌出。
人群中突然爆发出的尖叫声,如利刃一般将这其乐融融的一幕搅得粉碎。骚乱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人们纷纷抛开现在正在做的事,四处逃散。顾里眉目一凛,将张姨护在身后,手腕一翻,将一柄小巧的短剑握在手中。
前方的人群中传出“杀人了!”的尖叫。顾里将手中的灯笼塞进张姨手中,护着脸色微白的张姨往家里走去。
一路上是四处逃窜的百姓,顾里护着张姨有惊无险的到了家外的小巷。顾里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气,只要回了家里,怎么也比在外面安全一些,何况顾里的剑,也在家中。
张姨却突然拉住了顾里,“顾里,你看那边,你快去帮帮那位老人家。”
顾里顺着看了过去,见一位身形佝偻的老人正茫然的站在人群中,靠着背后的小摊子,被来来往往的人群推攘着,摇摇欲坠。顾里很快就认出那位老人家正是之前那位饺子铺的老人。
张姨说,“已经到了这里,没什么危险了,你去帮帮那位老人家,送她回家,我自己走回去就行了。去吧。”顾里犹豫半饷,讲手中的短剑递给张姨,让张姨注意安全。便转身投入人海之中。
夜色将临,街上也一片狼藉,高挂的精致的灯笼被人撞落下来,滚在街道上,被踩的稀巴烂。老婆婆睁着昏沉沉的双眼,费力的打量着四周模糊的影子,却见一个高大的身影飞快靠过来,双手将她扶住。老婆婆眯着眼,看清楚这个高大的身影是个英俊的青年,瞧着还有几分面熟……
顾里钻进人群中,如一尾灵活的游鱼,很快就到了老婆婆的身边,他伸出手,扶住了老婆婆几欲跌倒的身影。“老人家,你没事吧?”
听到这声音,老婆婆心底一下通透了,她笑呵呵道:“没事,老婆子我能有啥事,小伙子,是你啊,谢谢你啊小伙子。”
顾里见老人当真没什么事,问道:“老人家,你家在何处?我送你回去。”
老婆婆也不推辞,知晓自己一个人在这大街上不便行动,便道了谢,给顾里指路。
却不想没走几步,旁边便有利刃划了过来。顾里眼疾手快,用手中短剑的剑鞘挡住这一剑。
那人许是没有想到着街上的路人身手会这般好,微微一愣。乘着这一个当口,顾里一把夺过旁边小摊子上的竹竿子,将那竹竿折断成剑一般长短,猛地刺向那偷袭的人。
那人也只是一愣神,很快反应过来,与顾里打在一起。绕是顾里武功非凡,但终究需要护着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手脚也不灵活的老人,何况手中拿的只是普普通通的竹竿子。
不过数招,便显得有些应付不过来。
手里的竹竿子也被利刃削断了一截,顾里双唇紧抿,心知这般打下去自己的破绽会越来越多。
顾里心底开始盘算着如何脱身,余光突然瞥到一道白光袭来。顾里暗道不好,忙急急地后退几步。不料那利剑刺向的却是顾里面前的黑衣人。
黑衣人躲闪不急,被伤了持剑的胳膊。见来人非友军,黑衣人转身飞快跑了。
来人也不去追,归剑入鞘,向顾里问道:“这位兄弟,可有被贼人伤着?”
顾里道:“无事。”
来人是一位俊朗的青年,与顾里年岁相仿,身上着蓝色劲装,蹬着黑色布靴,腰间配着长剑,腰身收的很紧,显得细腰长腿,箭袖上扣着两个银晃晃的护腕。
长安有顾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