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汐颜今日科普:安阳。
------------------------------------------------------
科普君:安阳是河南省地级市,古称殷、邺城、邺郡、相州、彰德府等,位于河南省最北部,是豫晋冀三省交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东与濮阳市接壤,南与鹤壁市、新乡市相连,西隔太行山与山西省长治市相望,北濒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毗邻。截至2021年,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下辖1个县级市、4个县、4个区,共有23个乡、66个镇,46个街道,300个社区居委会,2981个行政村,全市常住人口542.3万。
科普君:安阳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地处半湿润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安阳是河南省重要的矿产资源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全市已发现的各类矿产共50余种(含亚种)。截至2021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435.5亿元。曾获“国家园林城市”、[3]“中国地级市百强”等称号。
科普君:明清时期,属河南省,复为“彰德府”。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安阳仍为彰德府治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漳南县原属河南安阳专区,1949年解放后,漳南县分别划归安阳县、临漳县、魏县。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回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2021年9月14日,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安阳市将安阳县的曲沟镇、水冶镇整建制划归殷都区管辖。
科普君:中文名:安阳;别名:殷、邺郡、相州、彰德府;行政区类别:地级市;国家/地区:河南省;下辖地区:4区、4县、1县级市;著名景点:殷墟、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马氏庄园、袁林等;地理位置:河南省最北部、豫、晋、冀三省交汇处;机场:安阳豫东北机场(在建民航)、安阳北郊机场(训练机场);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火车站:安阳站、安阳东站(高铁站);方言:晋语-安阳话、晋语-林州话;著名院校:安阳师院、安阳工学院;特产:安阳燎花、血糕、内黄灌肠、关家酥烧饼; 主要民族 汉族
科普君:25000年前至约13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安阳一带已经有人类居住。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专家曾对安阳小南海洞穴遗址进行发掘。***在《中国史稿》中将此称为“小南海文化”。
科普君:北蒙——盘庚迁殷之前,殷称北蒙。约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率领臣民从“亳”迁来北蒙。商朝人自称为“商”。商朝覆亡以后,有人把他们称为“殷”。 安阳——东周战国末期(公元前275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在《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二十四年,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安阳。
科普君:邺城——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总管尉迟迥,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隋唐以后的邺、邺城、邺下、邺中都是指的安阳城,如李白《邺中赠王大》中的“邺中”及杜甫《石壕吏》诗中“三男邺城戍”等。 相州——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檀)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仍属相州治理。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相州,亦称邺郡。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彰德——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1913年,废彰德府,复置安阳县。1949年成立安阳市,隶属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建制撤销,安阳市为河南省直辖市。
科普君: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3°37′至114°58′、北纬35°12′至36°22′之间,地处晋、冀、豫三省交汇处,西隔太行山脉与山西省长治市相望,北与河北省邯郸市相连,东与濮阳市毗邻,南与鹤壁、新乡相接,辖区东西122公里,南北128公里,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约占河南省总面积的4.47%,市区面积543.6平方公里。
汐颜科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