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汐颜今日科普:惊蛰。
科普君:惊蛰(别称:启蛰,英文名:Awakening of Insects)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月5日-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
科普君: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
科普君:中文名:惊蛰;外文名:Awakening of Insects;别名:启蛰。
科普君:代表寓意: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气候特点:雨水渐多、乍寒乍暖;所属季节:春季;时间: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345°。
科普君:前一节气:雨水;后一节气:春分。
科普君:风俗活动:祭白虎、打小人;风俗食物:“炒虫”、生梨;农事活动:防病虫害。
科普君:养生: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三候: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属性:农历二十四节气的二月节令;典籍记载:诗。
------------------------------------------------------
科普君: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科普君:桃始华【《吕氏春秋》作桃李华】。桃,果名,花色红,是月始开。仓庚鸣,庚亦作鹒,黄鹂也。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
科普君:鹰化为鸠。鹰,鸷鸟也,鹞鹯之属。鸠,即今之布谷。《章龟经》曰: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王制》曰鸠化为鹰,秋时也。此言鹰化为鸠,春时也。以生育肃杀气盛,故鸷鸟感之而变耳。孔氏曰:化者,反归旧形之谓。故鹰化为鸠,鸠复化为鹰,如田鼠化为鴽,则鴽又化为田鼠。若腐草为萤,鴙为蜃,爵为蛤,皆不言化,是不再复本形者也。夫理有常有变,然有变而常者,有变而变者。其在于物,雀变为蛤,鹰变为鸠,此应气之变,变之常也。
------------------------------------------------------
科普君:该节气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在现今的汉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汉朝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同时,孟春正月的惊蛰与仲春二月节的“雨水”的顺序也被置换。同样的,“谷雨”与“清明”的顺次也被置换。
科普君:汉初以前:立春—启蛰—雨水—春分—谷雨—清明;汉景帝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科普君:进入唐代以后,“启”字的避讳已无必要,“启蛰”的名称又重新被使用。但由于也有不用惯的原因,大衍历再次使用了“惊蛰”一词,并沿用至今。日本与中国一样,在历代的具注历中使用“惊蛰”。此后,日本也采用了大衍历与宣明历。“启蛰”的名称在日本的使用始于贞享改历的时候。
-------------------------本文完-------------------------
汐颜科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