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唐风流
超小超大

第353章最冷的时候

转眼间已经进入十一月中旬,雪都下过两场了,天气几乎已经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但宁书成所规划的几个产业开发区,却依然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到处都是繁忙的工人以及热火朝天的生产画卷。

这段时间里,宁书成也不顾寒冷,将几个主要的产业区全都转了个遍。不光是视察工程进度,关键很多问题都要他帮忙解决呢。将他给忙得简直脚不沾地,脑力更是透支严重……

不过辛苦的付出,得到的回报也很巨大。

首先是平壤工业区,除前期已经完成投产的水泥厂、煤矿、烧砖厂、瓷器厂之外,还有炼钢厂的前两期也已经开始生产了——分期,是因为宁书成所规划的炼钢厂规模非常大,不是一口气就能建成的。

而且各处攻城的建设也都急等着需要钢铁,也不可能等到炼钢厂全部建成,于是就只能先完成一个炉就投产一个炉这样……

然后还有轧钢厂,以及配套的一大片铁匠作坊区等等,都已经热火朝天的干了大半个月了。

此外还有已经从漳州运来的很多机械设备,比如冲床、车床、铣床等“精加工”机械,也已经装进了建好的厂房里面,等调试完成后就可以开始生产了。

这些宁书成根据后世的技术资料,再结合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而弄出来的机械,其加工精度自然是完全没法跟后世的精密机械比拟的。

比如说后世的车窗,尺寸误差可以精确到微米、甚至纳米级别,但宁书成搞出来的,也就能精确到十分之一毫米而已。

差距可谓是天上地下!

但放在这个时代,这些机械设备的精密程度,无疑已经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极致!

本来嘛,这个时代对精密度的要求也没多高,十分之一毫米的精确度,完全够用了。反正绝对比光靠铁匠用锤子敲打的精确了不知几百几千倍!

也就极个别手艺特别精湛的铁匠,能跟这些机械加工出来的零件媲美。

但机械除了精确度外,加工速度更是远远的甩手工匠人几十条街!

比如最简单的打制一口铁锅,同样拿一块圆铁板来打,一般的铁匠至少要丁零当啷的敲上两三个时辰。而用机械冲床来加工,只要“哐当”一下,一秒钟直接成型!

没错,差距就是这么巨大!

而且冲床冲出来的铁锅,内部金属致密程度也绝不是铁匠用小锤子敲出来的东西可比的。

后世某个综艺节目,收了黑钱,吹嘘所谓纯手工打制的什么章丘铁锅,说那玩意儿比机器加工的强多少多少……简直笑死个人。也就只有完全不懂物理和机械加工的外行,才会交智商税,去买那种破烂玩意儿!

宁书成之所以找那么多铁匠,纯属是当前机械设备的数量还太少,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了,还有一些结构复杂的零件,也确实需要借助人手才能完成。

但长远的目标,手工匠人肯定还是要大量被机械替代的。

至于那些铁匠,也不会被用完即弃,而是会被有限征聘为机械操作师——操作机器虽然不用抡锤子用蛮力,但懂得一定铁匠水平的人,肯定比那些完全不懂的生手菜鸟要强……

位于长口郡的鱼肉加工产业区,乃是第一个完全建成投产的产业区。

这当然是宁书成专门关照之下的结果。

民以食为天,当前宁书成手底下已经聚集了将近九十万劳工,这么多人每天光是吃饭就是不小的消耗,所以跟视频相关的这个产业区自然是非排在首位不可。

归根结底还是粮食太少了,尽管宁书成已经成了高句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平壤的太仓也归他支配,到哪太仓里那些粮食还真不敢太放开了让人吃喝。

而且距离平壤比较远的一些州郡,现在很显然还不太服气宁书成的统治,如果平壤太仓的粮食消耗光了,想从他们那里征调粮食可不容易——几天前才有三个州郡组成了一次联军,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想来攻打宁书成呢。

虽然那伙所谓的联军很轻易就被牛进达率军打败了,接下来也没别的州郡敢再来攻打,但很显然,宁书成如果想让他们完全乖乖听话,还必须得用武力将他们收拾一顿不可。

即便不用收拾所有人,也必须抽空找几个跳得最欢、实力最强的州郡狠狠敲打一番。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别的州郡全都见识到宁书成的厉害,他们才会老实一些……

不过大冬天的显然不是打仗的好时机,宁书成暂时也懒得去跟那些鸟人扯淡,只要能吓阻他们别来攻打平壤就够了。

——主要还是因为打仗太费粮草了,宁书成浪费不起。

为了让工人们尽量的少吃粮食,但又要让所有人都吃得饱、有干劲,宁书成就只好拼命提高副食产量,给大家增加营养。

肉、蛋等吃得多了,粮食的消耗量自然也就降低下来了。

说来也是好笑,鱼呀肉呀的这些东西比粮食可贵多了,但宁书成却为了节省粮食,而让大家尽量多吃这些东西。

原因也很简单——粮食生产周期太长,当前大冬天的也不适合耕种,但捕鱼、养殖等却是在冬天也可以进行的。

高丽半岛附近的海水是不会结冰的,自然可以正常出海捕鱼,而且冬天除了冷一些外,海上的浪也比较小,渔民的安全问题倒是不用太过担心。

至于养殖就更简单了,宁书成规划出来的养鸡场跟后世的大型养殖场差不多,整个室内封闭式的,下边还烧有地龙,里边暖和得很。为了让鸡多下蛋,宁书成也不惜多耗费灯油,每天晚上几十个养鸡场里都点着灯。

——科学证实,夜里的灯光能增加鸡的产蛋量。

当然了,几十个大型养鸡场,几万只鸡每天所要消耗的饲料也不是个小数目。

后世养殖都直接用粮食,宁书成这里人都要尽量少吃粮食呢,自然更不能拿来喂鸡。可大冬天的,外面万物萧瑟,也没啥能拿来喂鸡的。

于是宁书成只好另想别的办法。

醉唐风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三国:黄初之年雨落时 连载中
三国:黄初之年雨落时
鸾凤月卿水涟漪
简介:【本文已于2021.8.16签约完成】【更新较慢,但一定不会放弃,可放心食用】标题出处:黄初八年正月雨——曹植《慰情赋》他是枭雄曹操最为宠爱的四子,名唤曹植,文采斐然。曾在铜雀之上作《登台赋》一首,也曾立志尽己所能报效国家,更是赋诗言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而他是曹操存活下来的长子,名为曹丕,更是曹植最尊重的长兄。六岁会射箭,八岁知骑射。却在十岁那年亲眼目睹昔日敬重的兄长曹昂为掩护他而死。曹丕:子建…我最大的愿望,便是你不要步为兄的后尘曹植:现在连二哥都不愿信我么?
12.2万字2年前
官封逍遥侯 连载中
官封逍遥侯
醉龙仙
简介:我乃逍遥侯,不是人间帝王所封,乃上天所赐!三界内外,唯吾独尊,五行上下,舍我其谁!?
2.8万字2年前
五千年歷史 连载中
五千年歷史
上善若水道德经
0.2万字2年前
中华史诗 连载中
中华史诗
郎侠
简介:《中华史诗》是中国首部叙史长篇七言诗!也是首部以中华大地上的人类发展为主线,从远古时代的人类文明到现在的共和国时代,跨度最长的历史文学著作。亦是首部把中华泱泱千百年的历史用通俗易懂、合辙押韵的古老七言诗体来全新演绎。本书详述了从五帝之初到清朝末年期间的每一个皇帝的帝号、姓名、父亲名字、在位时间、年号,他们的功过是非都以后人的态度逐一评论书写于此。
7.5万字1年前
勇敢的心,忠心之战 连载中
勇敢的心,忠心之战
尼泊尔的滑稽
简介:《勇敢的心;世界大战》:这是一款游戏的名字,故事内容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以普通人的士兵为主角,演绎着在战争中最感人的一场场故事,以及他们如何经历的战争和生死动魄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
1.4万字1年前
中国近代历史(上) 连载中
中国近代历史(上)
乔峤
简介:了解历史
0.0万字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