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既然已经决定亲征荆襄,肯定不会半途而废。
对于赵匡凝这种首鼠两端、而且还背叛过自己的人,最适合拿来开刀。
随着朱温的一声令下,朱温的战争战争机器就开动了。别看朱温如今四处受敌,但其本身控制着近十个藩镇,还有数个藩镇依附其,实力强大。
就算是李克用在强大,实际上只控制了两个藩镇的他怎么可能是朱温的对手,就算是赢了一两次战斗,但朱温可以很快重整旗鼓。而李克用只要败一次,那就是伤筋动骨,更别说之前太原两度被围,也就李柷逃到河东以及昭义归附,才让李克用恢复了一些自信。
既然是朱温亲征,自然得从汴州出发。
本来朱温还担心次子朱友珪知道张氏的事会胡来,可他却发现对方好像在装傻,甚至还主动请求让张氏到其身边服侍,美其名曰‘尽孝’。
本来还有些心理负担的朱温便放下心来,反而理所当然地享受儿子的‘孝道’。不过他也没忘记任命朱友珪为左控鹤都指挥使,并且这次还跟随一起出征。
朱友珪这么快起复,最不满的自然是朱友文,便暗中唆使妻子王氏在朱温耳边吹吹枕边风。
随着朱友裕的去世,汴州的夺嫡之风已经悄然吹起。
对此,朱温没有察觉,或许知道一些,但却没放在心上。此时的他一门心思在报复和称帝之事上,或许他也想趁机看看这两个成年的儿子谁更有能力。
就在汴州这边的粮草一车又一车运往前线的时候,远在前线的杨师厚便得到朱温的命令,率领两万大军作为先锋直接攻入了荆襄,而且势如破竹,十天内击溃赵匡凝囤积在前线的两万大军,并趁机攻占了唐州和邓州。
这下,赵匡凝才知道着急了。
“此时,赵匡凝派人传信,说是让刺史您前去节帅府商议大事!”亲信送走节帅府的来人,便来到书房中向朱友恭汇报。
“赵匡凝召我去节帅府?”朱友恭双眼微微眯着,嘴角露出一丝轻蔑之色。
自从发现赵匡凝此人首鼠两端后,朱友恭便知道此人难成大事,所以在整个五镇伐梁期间,很是低调,顶着一个刺史名头却很少出府。
亲信猜测道,“刺史,可能是因为朱温亲征一事。这两天城里传的沸沸扬扬,毕竟邓州和唐州都被杨师厚攻占,想来赵匡凝也着急了。”
“现在知道着急了?”朱友恭冷笑道,“当初五镇伐梁、声势浩大,若是赵匡凝有魄力,出兵全力进攻,或许如今不是这种局面。
如今其他几个藩镇先后兵败撤兵,加上赵匡凝之前坐山观虎斗,就算是他现在去求援,先不说来不来得及,就算是来得及,其他几个藩镇也不一定会出兵相助。”
“刺史不看好?”亲信迟疑道。
不看好?
能看好才怪。也不看看是谁领兵,朱温亲征,而且以杨师厚为先锋。若是跟杨师厚交战,朱友恭有自知之明,他不是对方的对手,更别说朱温还率领大军从后方赶来。
面对朱温,他的实力又得被削三分。
如今杨师厚只是初战就攻克荆襄两州之地,赵匡凝如今的态度也摆明了是未战先怯,能打赢才怪。
想到这里,朱友恭便有了决断,“赵匡凝通知什么时候去?”
“未时!”亲信回道。
朱友恭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用完午膳,在赵匡凝赠送的美人服侍下,朱友恭穿好衣裳就不急不忙赶往节帅府。
一路上,襄州城里如临大敌,街上出现了不少士兵巡逻,可见朱温的亲征给襄州上下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末将朱友恭见过楚王殿下!”
一到节度使府,朱友恭整理了一下衣物便恭敬地对赵匡凝行礼。
本来,赵匡凝可以从南阳郡王正式加封为楚王的,可他的不出兵,惹恼了李克用,加封楚王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赵匡凝并不管,直接自封为楚王,所以荆襄上下,都这么叫他。
看到朱友恭的到来,赵匡凝的态度跟之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竟然客气很多。
“原来是朱刺史到了。来人,请朱刺史上座,然后上好茶!”赵匡凝起身吩咐道。
“谢楚王殿下!”朱友恭回道。
很快,朱友恭便来到右边第一个位置坐下,地位仅次于赵匡凝和坐在左边第一个的节度副使。
这样的安排,可见赵匡凝对朱友恭的重视,也引起了荆襄内部一些将领的不满。
看到下面正襟危坐的一众手下,赵匡凝脸上露出认真之色,咳嗽一声说道,“诸位,如今荆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朱温亲自带兵亲征,其先锋大将杨师厚已经攻占唐、邓二州,正朝着襄州杀来。
谁若是能击退梁军,本王定有重赏!”
赵匡凝说完,下面的文武官员顿时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开口。面对朱温,这些人心中都没甚底气,更别说还要出计退敌。
“殿下,要不我们派人去求和?”这个时候,一个细微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
“求和?”赵匡凝摇头道,“求和断不可能,这样一来,岂不是变成本王怕了朱温?朱温再强,其军队都是北方人,只要我们有好计策,未尝不能退敌。”
见赵匡凝反对求和,荆襄的文武官员就不再提及此事,便开始各抒己见,但赵匡凝听后,眉头微皱,显然并不满意。
相比于荆襄的官员,朱友恭则是在在那里喝茶养神、冷眼旁观着这些人的争论,也没开口加入的意思。他是一个外来将领,如今又坐在这个位置,知道有些遭人恨,所以就干脆闭口不言。
朱友恭想要置身事外,赵匡凝可不会干。
“朱刺史,本王见你镇定自若,难不成是有了退敌之策?”赵匡凝把希望寄托于这个前朱温义子、朱梁大将身上。
朱友恭听到赵匡凝询问,连忙起身回道,“楚王殿下言重。殿下乃人中龙凤,手下精兵近十万,想来已有退敌之策,末将肚中那点墨水,怎么比得上殿下。”
对于朱友恭的态度,赵匡凝满意的点点头,但也没得意忘形,“朱刺史,大家都在畅所欲言,你可以说说,若是能退敌,本王定会重赏。”
朱友恭听闻,想到心中的谋划,沉思了一会儿,“既然殿下吩咐,末将不敢不言。
如今局面,敌强我弱,但也不是没有本法退敌。”
“哦?”赵匡凝听闻,顿时有心了兴致,身子微微向前倾,连忙问道,“朱刺史继续说!”
朱友恭拱了拱手,“殿下知道末将曾在朱温麾下任职,所以对于朱温军队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
杨师厚此人乃朱温手下大将,能力不俗。但他的兵马以及整个朱温的大军都是北方人,不善水战,也不习惯南方的气候,而这些却是殿下的优势。
唐州和邓州虽然丢失,但其余几州仍在,特别是襄州,位于汉水南岸,凭借汉水和坚固的城墙,未尝不能与之对垒。”
赵匡凝眉头微皱,迟疑道,“朱刺史所言有些道理,可仅凭靠汉水和襄州城墙,想要击败朱温大军并不容易。”
对于自己的实力,赵匡凝还是有些自知之明。
“末将有上下两个计策退敌,殿下可以参考!”
“朱刺史请说!”赵匡凝连忙道,其他文武官员也都竖起耳朵,想要听听朱友恭的高见。
朱友恭沉声道,“上策,以襄州为桥头堡,集结大军在汉水南岸屯兵,然后派人去蜀地求援。虽然王建刚刚战败,若是他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变清楚荆襄被朱温攻占,朱温的大军便可从东面进攻蜀地。同时也可以向杨行密求援。殿下这边只需要在襄州与朱温大军对峙,等候援军抵达即可。
下策,若是没有援军的情况下,殿下可以在适当时机放弃襄州,退至江陵。江陵有水师作为助力,只要利用好,未尝不能抗衡朱温。”
听到朱友恭上下两个计策,赵匡凝陷入沉思。
他担心王建会因为之前出兵的事而怀恨于心,若是知道会有现在的事,他就不该作壁上观。至于杨行密那边,他也不敢肯定,毕竟襄州距离淮南,相隔千里,等杨行密的援军抵达,起码得一两个月,可他能坚持那么久吗?
“殿下,下官原为殿下出使蜀地游说王建!”这时,掌书记李铤站了出来。
看到这个属下,赵匡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之色,总算是有一个忠心之人。
想到这里,赵匡凝看向朱友恭,“朱刺史,若是本王让你指挥大军,可都把握在朱温大军的进攻下坚守一月以上。”
朱友恭有些意外,没想到对方居然这么有魄力了,想到自己的谋划,当即道,“请殿下放心,末将定会竭尽全力,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得到朱友恭的保证,赵匡凝也有了决断,“既然朱刺史有信心,本王便以你都指挥使,指挥一万大军汉水南岸驻扎。”
大唐第一暴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