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此篇是和隔壁那本花亦山同人的联动番外,有些设定可以移步到主页相关书下了解
#大理寺夜谈
#性本恶
郡主问我,大理寺素焚膏油以案牍劳形、怎得竟也有那闲趣读那秦晋法家之著书。我为人斟上半盏明前龙井,茶雾氤氲缠绕朦胧间与人迎面视睹,我笑道,在下倒不曾听闻有哪条律法规定不准官员读书的。
“少卿大人倒与人不同”郡主拾起尚未读完的书卷只扫一眼道,“想来也是认同这所写性本恶的,不然怎会专挑着批注复览呢?”
我不语,只提腕点了火折子引了那夜灯的烛光,罩后烛火摇曳,此时窗外树影婆娑,疏星点缀皓月当空,不过寻常夜。
茶已凉,夜也深。这个季节一连多日的无雨,换得了此夜满目明亮闪烁的星子,明亮闪烁、天河横亘而过,就如多年前那星夜一般。
“自玉泉村一行,郡主便该明白这个道理了”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情既为与生俱来不可逆,唯那后天的抉择、引人入不同的道,既有抉便有果。祁永年为玉泉村民而做出此类选择、他该承担的便是景朝律法既定的惩罚。
以生人之骨灰护他人身体之康健类抉择、何尝不算“性本恶”?
“步夜先生,你既是苍阳人,那苍阳本地的故事知道吗?”
我回过神来,轻抿一口案上的小叶苦丁,郡主想知道些什么?
“比如此前听过的王谢两世家的恩怨疑案呢?”
闻言端茶盏的手顿在半空片刻后故作无事、勾眸轻启唇对人道,虽是了解、但不多。郡主,有时了解过深,也并非是什么好事。世家宿仇,如鹬蚌相争,但这背后渔翁又是何人,从何知晓?苍阳人常传是谢家害得王家满门抄斩,事实却是截然相反的。再比如王谢两家所谓的世仇,背后的原因却可笑至极。苍阳王家在这恩怨疑案中看似无辜,可几人知晓,王家背地又参与了怎样非人道的案件?所以若真想要探究事实真相如只身探深渊,是无尽头也是很危险的事。被人言错误误导的人,没有能力实现心底真实的意愿。
“步夜先生……”
我无奈朝人一笑,抱歉,是在下多言了。夜已深,郡主早些回去歇息吧。
她却忽然间问我,这些就是你进入大理寺的理由吗?
该从何说起?自七年前那次…便踏上前往宣京的道路,大理寺自是方便做一些事,从那些旧案之间抽丝剥茧,最终连向的,竟是王家背后肮脏的勾当……
那时我便知,这么些年在谢府怀揣着的仇恨是如此可笑。雪中三问,浇灭了那一腔从始至终便是错的怒火,那夜空中最后的星辰也从此坠落。眼前浮现的是那场灭门大火,如记忆中那般一样的红,燃尽了所有的希望、又是一片漆黑,再无星光。就此、步入无尽的黑暗。
“不,这些都是在下入了大理寺后,方才查到的。”
终结的炽天使:晚冬飘梅待雪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