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玛,儿臣在工部时经常游走各地,可是却发现按照实际的排序,确是士,商,农,工,更有甚者,商人居然买通官员,一手遮天,干扰朝廷法度!”
弘晖说起公事来,说的头头是道,对于什么火耗银子和吃回扣的现象,他深恶痛绝。
更有甚者,居然出现捐官这样买官卖官的事情发生。
放长远看,这些人都是国之蛀虫,当官之前掏了一大笔银子,当官之后,就是为了挣更多的钱。
当官不为民做主,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捞银子,弘晖心中自然是看不惯。
“皇阿玛,重农抑商是国策,因为重农,大部分的赋税都是来自于农民的农税,因为如此,一旦遇上灾荒年,田地欠收,为了交上赋税,百姓为奴为婢者不在少数。”
“而更何况有些地主强买强卖,人为制造人祸。”
说道这里,弘晖的情绪难免有些失控。
“他们以低价强买强卖,将自由民的土地据为己有,然后往常自由身份的农民就这样成为了别人家的佃农,儿女也会为人奴婢。”
“而讽刺的是,这样的地主一般家中在朝中都有人,族中秀才,举人,进士一茬一茬的培养。”
“国朝有规定,举人进士名下田产不纳税!”
弘晖苦笑一声,然后接着对胤禛说道。
“而我们户部,就这样失去了纳税的农户人家,每年都在减少。”
“国朝抑商,确实商人买进卖出,跟着利润办事,立下这样的国策确实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说句不该说的的话,当年我族先祖在白山黑水之间发迹。”
“太祖皇帝联合女真诸部,让前明皇帝看到了我们的威胁,于是发布了禁令。”
“盐铁不可出关。”
弘晖看着胤禛,态度诚恳。
“可是晋商范家连同其他晋商,穿过那重重封锁,将我们需要的诸多物资送到了东北。”
“这自然不是因为我们有龙气环绕,刨开所有的一切,无非是利息二字。”
“所谓财帛动人心不过如此。”
灯火晦暗不明,胤禛的脸上看不出太多的情感波动,这么多年来,他倒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
这样的角度,他倒是第一次听。
不是因为他看不明白这里面的勾勾绕绕,只是因为他有更多的事情要忙而已。
胤禛并没有因为弘晖说前明而生气,在前明的时候,他们家确实是蛮夷没错。
这点,他不曾否认过,但是也没有承认过。
他没有叫停弘晖的叙述,显然他想听到更多弘晖的见解。
坐到这个位置上之后,高处不胜寒。
很少有人能够跟他这样说公事了。
“国朝建立后,我们对晋商也是格外的优待,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初他们的支援,可是皇阿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正式因为尝到了这里面的甜头,所以更加明白商人的恐怖之处。”
“为了利益,他们的目光里面是没有君父的!”
“所以,国朝也对商人有了更多的限制举措。”
弘晖字字铿锵的说出自己的意见。
综影视之命定早夭的我又行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