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界缘》第二章
第二章,少年笑游洪泽湖,
老翁闲逛泗洲城。
夏日的阳光是暴烈的,即便是早晨也很严热。
放暑假时,老师除了布置了暑假作业,还给我们定了一百二十斤的青干草任务,开学时缴给学校,可以算做学杂费。因为那个时代,国家经济不好,各人也不富裕。所以,学校为了减少学生家庭负担,增加学校经费,采取了收草的办法。干青草收上来可以卖给各个生产队喂牛,既解决了学生的学杂费问题,又解决了学校的一部分经费,还解决了一些生产队,缺少牲畜饲料问题,更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正可谓一举多得,效果非常的好。
吃过早饭,我就伙同秋童,一起下湖了。湖边的水草茂盛,很为容易砍割。那里旳天气也比较凉爽。最为重要的是,这里可以下湖游泳。只要能在水中嬉戏一番,再辛苦的活计,全都无所谓。
一路上白杨挺拔,青柳婀娜,鸳鸯双伴,百灵欢歌,白天鹅水面游戏,牛背鹭闲庭慢步,灰鹤洗羽戏水,大鸨伺机待发,远处白帆如林,近处舟浆如梭,少女背篓,老汉撒网,堤坝上树木昌翠,滩涂上牛羊肥壮。
这情与景,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关于洪泽湖的诗赋:
苏北一明珠,悠然入画图;
汴淮似子归,大湖若母乳。
微波荡荷莲,紫烟隐苇芦;
赶潮探双桨,追浪挥单橹。
船头涛声碎,舟尾汐影弧。
滩涂壮牛羊,堤围泽枝株。
林梢千鸟翔,湖面百花浮。
千帆竟仙子,万舸争罗敷。
青虾戏菱藕,肥蟹斗鹳鹭。
春晨赤霞渺,秋暮炊烟孤。
逢缘沽醇酒,即兴呤诗赋。
新波扬古韵,旧事励今途。
我正在走神之际,秋童用镰刀柄,碰了我一下,问:"想啥呢?这么入神。"
我说:"没想什么,就是看到这大湖,觉得太美了,有点投入其中。你说说天上的瑶池,能有咱这洪泽湖漂亮吗"?
秋童说:"差不多吧,只是那瑶池,我们也没去过,没个比法。"
我问:"你说瑶池里有魚吗?"
秋童说:"应该有,听说那里的红鲤魚多,鯉魚跳龙门吗。"
"有鸟吗?"
"有,丹顶鹤.凤凰就有,这都是神鸟。"
"咱这湖里就有丹顶鹤,只是凤凰没有见过,不过有野鸡,那种大鸟很象凤凰。特别是那公野鸡,特漂亮。你看,那儿的树底下就有好几只。"
这时,湖水边正有两只肥大的螃蟹,不知是在打架,还是在交配,正在你追我赶的呢,横行霸道可能说的就是它们。等我们跑过去,它们己沉入水中,跑的无影无踪。
于是我问秋童:"你说,那瑶池里有螃蟹吗?横着走路,一准没有。"
秋童说:"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知道,这洪泽湖里的螃蟹,是怎么来的。"
"噢,怎么来的?说说看。"一听到秋童这话,我就来了兴趣,赶紧问来由。
秋童会意的笑笑,慢条斯理的说了起来,他说:"昨晩何叔讲了一段>的故事,爸爸也经常讲那里的有趣传奇。"于是,就这样开始了。
>里有着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说是在我们的南边,百里的地方,有着一坐奇丽的山峰,叫盱眙山,淮河就是由那里流过的。在那山的半腰处,有一座大圣庙,背山望淮而建,这里山青水秀,原本是修心养性的好地方,却让一个极不协调的人给辱没了。原来,这庙里住着一个大圣和尚,佛经看的不多,但对世间男女情事,却管的不少,每每听说了哪里有少男少女相爱相恋,他都会尽其所能将其拆散,他谓其曰:色戒。这大圣和尚对他的"色戒"信条己发挥到极至。
话说相邻大圣庙的淮河水府,住着河神老龙王,这龙王有一个女儿小龙女,长的美丽,又心地善良。好游凡尘闹市,经常救危助弱。一天,小龙女变成一个漁姑,驾一叶小舟漫游在淮河上,正玩得高兴时,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做,短时间,平静的河面就波浪滔天,象开了锅的沸水翻腾了起来,眼看着将一艘渡船掀翻,渡船上的人自然是纷纷落水。哭声,喊叫声,打水声连成一遍。
小龙女见状心惊,看不明白这突如其来的大风是何引起,心地善良的她,来不及究其原因,急忙施法术营救那些落水的人。那时还没有洪泽湖,而在这淮河北岸,向东数里之地,有一座美丽的古城,她叫泗洲城,城中文人学子很多。正巧,有一个叫文青的书生,正四处会集学友,准备合伴进京赶考,己求功名,不幸在此风浪中翻船遇险。更为不幸的是,他虽然是在河边上长大,却是个不会水性的主,"旱鸭子"。落水后的书生文青,胡乱的拍腾着,随时都有可能沉下河底,可谓危在旦夕。那化成漁姑的小龙女,见还有一人没有救起,急驾小舟来到近前,抻出竹篙,将那书生文青救上小船。
当文青抺去脸上的河水,才见救自已的,原来竟是一位貌似天仙的漁姑,既感激,又非常害羞,那颗心也跳的极其历害。为了谢恩,也为了掩饰心性,那书生纳头便拜,还拜个不止。
人家一个大姑娘,若他这般的,象拜堂一样的拜个不止,大拜特拜,怎好意思。
小龙女见这书生憨态可佳,十分有趣。又见他这样的拜个不休,又有些春心萌动,花容泛红。施小技止住那叩拜之礼。当那文青抬起头来,见是一个眉清目秀,文质彬彬,雅气十足的丰华公子,小龙女心中,更是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情趣。她见那文青由于刚刚出水,一脸水珠,也未多想,顺手拿出丝绢,扭捏着送给了文青,并示意他擦一擦睑上的水珠。
这些让人看上去,极为亲热暧昧的举动,早已被那盱眙山上,大圣庙中,爱管闲事的大圣和尚,看在眼里。于是,一阵迷雾过后,那大圣和尚突然现身在小龙女的小舟上,一语未发,先将书生文青扔的无影无踪,再就是大声指责小龙女,说她不知廉耻,以仙人之身,竟然屈身勾引一个凡夫俗子,有违佛典,辱没神规,亵渎了天界的尊严,等等等等之类。拿出了一大堆的戒条律规法典,还说这实属大逆不道,触犯天条。
小龙女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来不及再救那被扔出去的书生,一腔怒火,满腔气愤。
可是,这肥胖和尚仍是不识趣的嗷嗷乱叫,尤若拉肚子的屎门,满嘴喷屎,好不烦人。
"岂有此理。"小龙女忍无可忍,指着这个莫名其妙无理取闹的大胖和尚娇声斥道:"你这和尚,佛家讲究慈悲为怀,向善修心,你却这般的狠心歹毒,无视生灵,如何修的了佛。看在多年相邻的情份上,今日我也不问你的罪过了,赶快回你的破庙念经去吧。"
大圣和尚见小龙女不但不听劝阻,反而指责自己无慈悲善心,骂自已修不成佛,更是恼羞成怒。于是,指着小龙女的鼻子大骂道:"你这小妖孽,我是劝你莫犯天条,难道你不记得白素贞勾引许仙,被我师兄法海压在西湖雷峰塔之下了吗?我劝你早早收心,否则,那白素贞就是你的下场。"
不听白素贞道还好点,一听那用塔压人的法海,竟然还是这大胖和尚的师兄,真是虎狼一族。小龙女早己经压不住恕火,更是气不从一处来。人家好好的一对夫妻,尽被那沒有人性的法海拆散,如今这胖货还拿那事威协自己,哪里还能忍受,"叮呤呤"拔出玲珑碧玉宝剑,剑芒吐处指向了这肥胖和尚。
那大圣和尚好象早知此事本应如此,平空中早己多了一把双环锯齿宽背大刀。话不投机,兵戎相见,于是,玲珑宝剑和宽背大刀就这样拼在了一起。
剑来刀迎,刀去剑挡,就在这淮河之上展开了大战。大约战了数十个回合,毕竟是初出毛庐,那小龙女哪里能是大胖和尚的对手,越战越觉得功力不济。暗自思量后,纵身腾上云层,只见她手捻剑诀,剑指和尚,口中念念有词,手中玲珑剑撒手推掌,掌击剑尾,将那宝剑抛了出去。顷刻间宝剑化做无数条剑影,向着大胖和尚召呼过去。
和尚脑羞成怒,暴显法身,高立云端,顺手拔起庙后的灵瑞宝塔,先是挡住剑影,尔后,那胖和尚提塔尖,出塔基,向着小龙女狠狠的砸将下来。
尚未出道的小龙女哪里经得起这佛家至宝的威力,眼看着就要命规黄泉。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由天边刹那间飞来一条彩绫,如霞虹般托起了宝塔,风声紧处,彩绫回转,宝塔稳稳的落入一个女子的手中。
小女龙惊魂未定,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稳住心神看向那飘在空宇潇潇洒洒的持绫人,起伏的心中充满敬重和感激。
而大圣和尚却是恰恰相后,一脸的怒气,瞪着一双三角怪眼,恶狠狠的看向来者。
那持彩绫的女子,看起来也就是二十岁上下,与那小龙女年龄差不了多少,更是与那小龙女长的一样的美丽漂亮,说她若玉树临风,象仙女出天一点也不夸张。她那一身穿着很是别致,上下皆是一式的浅兰色彩衣,一头青丝秀发上也细着一只兰色花点丝带,一条粉红花边兰底长绫飘在肩上,右手胸前微收,左手置于身后,一双浅兰绣花鞋下鳞波微荡,随着河面上的清风,扬扬洒洒,人景合一,那叫一个美啊!
胖和尚早己恶气从生,怪叫着吼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收了佛爷的宝塔?"
只听那女子答道:"我是兰衣仙子,你叫我六姑奶奶也可以。我要劝你这和尚,既然修成了人型,就应念佛恩潜心向善修心,向你这样乱伤无辜,就糟汏了佛主的一番苦心。回去吧,莫再多管俗事,以免修偏了心,误了你的佛缘"。
"哪里来的妖女,怎么知道佛爷的根本,什么六姑七奶奶的,还了我的宝塔快快让开,否则佛爷我一并将你收了。"
那兰衣仙子见这浑物还不开窍,便不再搭理,只向惊魂未定的小龙女招了招手。
小龙女缓过神后,连忙过来,向兰衣仙子行礼致谢。
兰衣仙微笑着说道:"你是河神的女儿小龙女吧?莫惊,看你救人,很有善心。去吧,那公子己在山顶,安然无恙。"
小龙女始终牵卦着那书生的安危,由于被那恶和尚缠住脱不了身,正自心急,现在听兰衣仙子说那公子平安,顿然释怀。"只是这里......",小龙女看看仙子,又看向那凶和尚,好似大大的不放心。
兰衣仙子早已看出小龙女的心思,笑了笑说:"无妨,不用担心。这和尚与这里的水族有缘,今日想必应该是他修规本途了。"
小龙女再次谢后,驾云飞升山顶去了。
大圣和尚提刀欲拦。
兰衣仙子笑着说道:"和尚莫动。"
和尚止步回身,用刀指向仙子,恶狠狠的说道:"你到底是什么人?既然知道我的来路,就应该知道本佛爷的厉害。"
仙子还是那样的笑着说:"我是什么人就不要问了。佛家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现在收手还来得及,否则,你就要误入歧途了。"
这浑物不思悔过,反尔吼道:"佛爷是正宗的佛门大圣,有什么歧途不歧途的,你再花言巧语,小心佛爷收了你。"
兰衣仙子哈哈大笑,笑够了才点着胖和尚肥大的身躯说道:"好一个佛门大圣,你本来与佛有缘,原应该向善修行,可你如今修偏了性,竟然同那法海修成了一路的货色。世问如果都向你们这样不论善恶,乱施法度,那不是沒有了善恶,废弃了亲情和爱心。你既然自称为佛门正宝,还为自己取号为大圣,可笑之极。那么,今天本仙子就来说说你这畜生的来历。
原来,这个所谓的大圣和尚,本来是西天灵山大雷音寺中圈养的一头用于放生化民的大白猪,体型肥大,鬃毛膨松。因为常年听经,己经入禅缘生禅根。有一日,如来佛祖便急,在那猪圈粪坑中拉了一泡粪便,被这肥猪所得,如获至宝,一口呑入腹中,得了一个大大的便宜,从此佛缘精进。再经潜修默化,不日即成人型。那畜生得人型后甚是得意,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什么朱松,偷了佛祖的灵瑞宝塔,逃出灵山,来到这淮河之滨的盱眙山,化缘修了一座庙,当了一个和尚,取法号叫大圣,并在这盱眙山上继续修行。曾经结识了苏州金山寺的法海和尚,两人爱管闲事的毛病十分相似。由于情趣相投,就互称师兄师弟,往来很是频繁。今白,这大圣和尚闲来无事,登山面河观景,本来是件好事,但却用偏了心。先是看到风浪伤人,又是见一僧一道慌张张似在逃跑途中,再就是看到后面有一男一女正在追赶着他们。毕竟是畜生化身,辩不得是非善恶,只是见那逃跑的一僧一道于自已同行,就施暗手,用迷雾大法为他们解了围。那一僧一道在大圣和尚的暗手帮助下得以脱身,逃往了泗洲古城。而那追赶僧道的一男一女,也在大雾中迷了踪影。
大圣和尚再看向水面,却见水面一个渔姑与一名书生有些异样,细看认出,那漁姑是本地河神之女小龙女化身,看那小龙女与书生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就想起了白素贞和许仙。于是,也不管那追赶僧道的一男一女走向了何处,驾起云头飘下山来到了小龙女的小船上。他效仿法海,管起了闲事。正当他用灵瑞宝塔砸向小龙女之际,一条美丽的彩虹从天而降,稳稳的托住了宝塔,小龙女得以化险平安。
和尚见这个自称仙子的女子道出了自己的出处,早己有些心虚。可是,看她在喜笑间说出来由,似乎是笑话自己是吃大便而得人型,又有了许多的气怒之心。可惜这和尚与佛有缘无果,又生牲畜本性,一声胡哨过后,唤来坐骑。面前多了一头围着一个心状大红肚兜子的老母水牛,那和尚飞身骑了上去,哇呀呀怪叫着,举起双环大刀,向着仙子的项处狠狠的砍了去。
仙子见平空多了一头母水牛,还不仑不类的在肚皮上面围了个红肚兜子,那和尚骑在上面犹若两个叠加在一起的大圆球,显的极其的滑稽可笑。虽然这和尚十分的可恶,本性难改而已,仙子却又不忍心伤了他的性命。于是,收起了彩绫,由身后取出了由那和尚处收来的灵瑞宝塔,手握塔尘,向和尙罩了下去。
和尚知道宝塔的厉害,急收刀回身欲逃,不料那水牛打横里转身不便,失蹄仰面翻倒,和尚也摔了下来,同那水牛究缠在一起,正好被宝塔双双砸在了下面。两个圆球,被砸的扁扁圆圆的,就是现在螃蟹的样子。
仙子弯腰将这一对畜生细看时,见那两个扁圆物体,伸出八瓜双螯打横跑将起来。翻开那一双肚皮可见一个上有宝塔印记,另一个却是心型的印记了。于是乎,这淮河地区的螃蟹分出了公母,肚皮心状的为母,肚皮塔状的就是公的了,至于谁是所谓的大圣和尚所化,谁又是母牛所化,这就不好说了,人们自己去想吧。
秋童讲到这里停下来不讲了。一边收拾那些割下来的青草,一边还向我办着鬼脸。
我也将砍下的青草装入草筐,并收拾镰刀。
按照习惯,应该是下湖里游泳了,这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先脱掉鞋子,再脱掉短袖褂,只穿着一件短裤衩子就跳下了水。清澈见底的湖水,可以直接的喝,清淡甘甜。当然不能喝的太多,否则就是溺水了。
选一遍湖水较浅,水草较少的地方,我们下水了。秋童下来的稍微慢了点,因为没有旁的什么人,他便脱光了屁股,什么都沒有穿,试探着下来了。到了水里那真是凉爽极了,也变得轻松了。我们忽尔潜泳摸魚,忽尔仰泳打打水花,忽尔玩一玩狗刨,忽尔弄一弄蛙跃,惊跑了不少的水鸟。玩到开心的时候,我也脱掉了最后一块遮羞的裤衩子,我们两个赤裸着小屁股,尽情的毫无忌讳的撒起野来,无拘无束,任意施为,玩的太开心了。
几只白头鸥惊的飞走了,它们似乎不喜欢我们的闹腾;一群野鸭子也游到了较远一些的地方,也许是为我们腾地方;一对鸳鸯在那不远处的荷花丛中悠闲的打理着它们的羽毛,更象是在炫异争奇展示它们那美丽的着装;十多只白鹤做着各种造型显摆着它们的长腿,它们的台步比模特儿慢的多了。远处的张张白帆,似在水中,又好似在云中,往来于天水之间。青山.绿水.红花.蓝天.白云,传说中的天宫仙境,能与我洪泽湖这般的美吗?
不知不觉中太阳己升到头顶,正午了,该回了。我们收回心性,准备上岸。这时我才发现,不知是何时,我的短裤衩子被湖水给冲走了。我们在岸上找,水中摸,折腾了好长一段时间,始终沒有找到。实在是太晩了,不能不回家了,否则家里人会担心的,怎么办?总不能光着屁股回家吧?八九岁的人了,那会羞死的!最后,还是秋童想了个办法,他把用于遮阳的一块近米见方的布巾围在了我的腰上,虽然象似女孩们穿的裙子,总比光着屁股强,不小心也会跑光,只要注意点还是可以遮羞的。
回家的路上,我用草筐当住屁股,时不时的腾出一只手,拽一拽那有些飘风摇摆的布巾。
秋童看到我这样忙乱,总是笑。我就拿眼瞪视他,不许他笑。他可不管那么多,只管笑。
我看没招了,就拽着他的草筐不走了。
没办法,他笑着对我说:"不笑了,不笑了,走吧,走吧。"但还是止不住。为了让秋童分分神,我说:"你刚才的故事里,说是一男一女两个人追赶一僧一道,女的兰衣仙子就是六仙女了。既然是>里的故事,那么那个男的八成就是东方飞宇,这个东方飞宇上哪去了,还有,那一僧一道又是怎么回事?"
秋童止了笑,想了想说:"说来话长,我们走着讲吧。"
于是,我松开了秋童的草筐,有说有笑的走了起来。
原来,那追赶一僧一道的男女,正是兰衣仙子和她的伴君。
兰衣仙子,是玉皇大帝的六女儿。天上不是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个仙女吗?兰衣仙子就是其中之一。玉皇大帝原有三宫娘娘,东宫水母娘娘持掌瑶池和水务;西宫石矶娘娘,掌管山川土木禽兽,正宫王母娘娘总领政务。因为种种原因,只有王母娘娘为玉帝传下了儿女,男丁十一名,女儿七名。男丁中有九子因故下落凡尘各大山川化为温泉。女儿中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衣着颜色依次排序为七个仙子,最有名气的是紫衣仙子七仙女,她下嫁董永的>故事,几乎神州家喻户晓。我们今日所说的这个兰衣仙子排行为六,正是玉皇大帝的六女儿,也就是六仙女。她因故下落凡界,这在>中有所说明。她的伴君是传说中的仙侠游子东方飞宇,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人物。
兰衣仙子和东方飞宇以闲逛山川,游猎江湖为乐,无拘无束,逍遥自在。以惩恶扬善,行侠仗义为荣,视恶如仇,行善施徳,被世人称为仙侠情侣。
这一日,他们来到淮河之北,汴河之南的古徐之地,在那淮河古渡双沟花园口听到一些离奇古怪的事,说是这一带近日里常有良家女子半夜里蒙辱失贞,莫名其妙的便失了女儿家的洁身名节。甚至有一位姓朱名泽为的粗壮杀猪汉,其妻女,在一夜间,双双在自个儿的家中遭人污辱,但却不得因果。更有那姓华名进强的农夫,其妻女并老母,在一夜间被人同时掠走了贞操,其母清晨含羞悬梁,那华进强恼羞极度,变成了六亲不认的疯子了。
东方飞宇和兰衣仙子这一对仙侠情侣,听说此事,决心探究事因。经过明察暗访,终于探明真相。原来,在这淮河花园口有一个村庄,名子就叫花园庄,庄上有座背西面湖旳古庙,不知何时住进了一僧一道两个游方化缘的流浪出家人。道者瘦小细短,穿一身青色道袍,带顶青色道冠;僧者略显粗壮,着一身大红袈裟,头顶一只大红僧帽。两者背都略弓,也都在五十岁上下。因为小庙不大,香火很一般。庙中原来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和尚,但是,至从这一僧一道借住后,不知什么原因,先后得怪病不治归西了。于是,这座小庙就被这一僧一道的游方化缘人给占了。奇怪的是,这一僧一道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不见有进出,包括柴米油盐也不见他们采购。
仙侠情侣潜入庙中才发现,这庙中的僧道根本无需柴米油盐,但并非沒有进出小庙。是的,他们白天从不出庙,可是夜晚就不同了,日落而出,日升而归,基本没有间断,只是来无影去无踪。有时双双结伴,有时各行其事独来独往。他们夜出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采花探粉。
一日,侠侣以借宿为名,大张旗鼓进入小庙。那僧道看出了路数,虽然一夜无事,却在暗中施计欲逃。天亮后僧道借故出游,向南而来。侠侣并不松懈,寻迹跟踪。几经施为,终不能脱。眼看来到盱眙山淮河渡口,正好一只渡船行到河心,那一僧一道互使眼色,齐念口诀,呼来风云,河上顿时乌云翻滚,狂风大做。那渡船上的人纷纷落水。侠侣见后,明知是僧道使出的金蝉脱壳之计,但不能不救人。俗语说的好,熊掌和鱼不可兼得。正在两难之际,却见一漁姑临危突施大法,救起了众人。于是,放下心来,一意追凶。可是又生变故,却见一阵浓雾莫名其妙而来,几乎隐去了那一僧一道的身影。
仙侠情侣互相示意,由六仙女留下査看浓雾起因,东方飞宇持玄金折扇,急尚僧侣追去。
兰衣仙子高立云头向下看去,正看到一个大胖和尚挥手间抛出一人,兰衣仙子飘出彩绫,将那飞出之人救下,细看仿知是一个书生,虽然旨达,但不伤性命。仙子弹出一粍丹丸,滑入书生口中,发出"咕噜咕噜"的鸣叫声。仙子把那书生放至盱眙山顶后,再向下看去,见那胖和尚有牲畜体像,施慧眼识得他的来路。再看漁姑后也认得是淮河龙王的女儿小龙女所化。识别善恶后,正遇那胖和尚用灵瑞宝塔砸向小龙女,仙子看那和尚又要伤人,再也不能犹豫,抛出彩绫收了灵瑞宝塔。再后来就是兰衣仙子用如来的这个灵瑞宝塔,将那个大圣和尚连同他的坐骑一头母水牛,砸成了扁扁圆圆的螃蟹了。
手持玄金折扇的东方飞宇,驾云向东,紧追那一僧一道。由于追的快了,也因那迷雾的原因,失了僧道的踪影。其实是东方飞宇走的太急,不知不觉中早已追过了头,反尔把僧道两个恶人舍在了后面。好在这一对僧道也不知道那追赶自己的人,已经先他们一步跑到了前头,只是三步一跌五歨一撞的急遁不止。
东方飞宇知道,他所追的方向,正是古徐国的大都市一一泗洲城。这个位临淮河下游的水运大城,坐落在淮河北岸,与盱眙山隔淮相望,两地相距五六里之地,南北两岸,以狭小的浮桥相连,主要以舟船摆渡过往行人。
看官,若有兴趣,不仿看看我用现代人的地理概念,为你做一点介绍。
泗州古城,现今虽已沉入洪泽湖的湖底,历史上她确实盛极一时,她的地理位子是江苏省泗洪县的南部,于盱眙山隔淮相望,该地曾经为泗洪县管辖,公元一九八四年冬划归盱眙县所属,位于现今盱眙县城东五里之地。古泗州城南临淮坷,城北汴水穿城而过,汴水再向东南汇入淮河,城东北二里之地又有古汴河也与淮相通。由泗州城溯淮而上,可通五河.蚌埠。顺淮而下,可达淮阴.淮安(旧称山阳)并与运河相连。经汴河可抵开封.洛阳,是历史上的交通重地,漕运中心。
泗州古城,由陆路向东一百九十里可抵淮安;向西二百一十里可达安徽的凤阳,向南一百八十七里便是六合.金陵.江宁地界了;向北二百一十里直达霸王故里宿迁;东南一百五十七里是安徽的天长;西南一百九十里为滁州;东北一百九十里可至泗阳(古称桃源);西北一百二十里便是安徽的泗县(旧时的虹县.虹州)。泗州古城,实在是旧时的水陆交通中心之重地。因此,泗州古城在历史上就有"水陆都会"之称,与现在的北京.天津.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书上记载,她"北枕清口,南带濠梁,东达维阳,西通宿寿,江淮险扼,徐邳要冲,东南之户枢,中原之要会。""天下无事,则为南北行商之所必历;天下有事,则为南北兵家之所必争。"历朝历代更迭时皆为战场,可见泗州古城地理之要。她的古城遗址就在现今泗洪县城南偏东百余之地的洪泽湖底,延湖百姓相传,古城六十年一现,很神奇。
书归正传。当然,我们所说的东方飞宇,只是传说中的游侠仙客,无须过问许多事情。但他近期经历的诸多事件,正与古泗州城从有到无,有很大关联。
话说他所追踪的那一僧一道既已来到此城,虽然于古城不能造成太大影响,那也难料城中百姓将要遭受什么魔难。于是,东方飞宇在那云中化成一位老翁,将折扇化为一根龙头拐杖。
鸟阚泗州古城,真是一个山水朝拱,风气凝萃的秀丽风景之城。
看那北面,由双沟古镇至泗州城,型如金浪,忕似蜿蜒的九岗十八洼,岗洼交横,若潜龙般起起伏伏,既壮观,又充满活力。而西面却是柏林万顷绿涛无尽的林海。远瞻松姿茂密,佳气葱蔚,近觅雀丽花艳,紫气漂香。最美的是林中的天鹅池,平舟亦飘,与鸾共舞,来者无不皆有泛槎仙游的感觉。
东面,老子山遥遥相望,犹若一位渔翁垂钩淮上,而龟山的玉璧遥睇砥柱,高耸俊秀,如同一位潇洒的风华书生,鹤立峰顶。
当然,最热闹的要数城南了。盱眙山波绿耸翠,璧立万仞,云烟缭绕,鸟语花香。城下的淮河舟舸如流,桨橹若涛,桅杆成林,白帆似云,身临其中,若入画境,正是那浮梁匹练,横淮锁舟,白帆碧檣,鸥鹭飞影。更有那漁歌吟风,雀鸣咏月,水泽古城,气象万状,宛然琼宇仙霄之气,天府飘渺之风,美!太美了!
再看这古城,环城皆濠,濠内又城,濠外有堤,濠濠相通。四面砖石砌成高约二丈的护城墙,巍峨.高大.厚重。除了南面建有南门和香花门两座城门外,东.西.北各皆一门。
那老翁降落于西门与南门之间的香花门。过月城,穿门楼,迎面见一清池,走近后仿知这池叫马家汪。过天梯桥,便到了文庙,隔墙可见庙内起凤山上的高明亭。老翁手持拐扙慢歩游来,峭减过于不安的心。由于所追之人与庙观有关联,索性将古城内外庙宇道观重点查看一番。
通过演武场,先入真武观,向大殿之上的玄武神像行过大礼,查无异样;再过魚市口,入禹王庙看后知道这里也很平静;又过州治府,进了娘娘庙,细探并无不妥之处;绕过龙泉书院,来到三清观,见那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高坐云台之上威严庄重;路过药局.穿过观澜坊来到玄妙观,开慧眼并无凶徒;路过客星楼,只见两个店小二正忙的不可开交;回身便可看到那高高耸立的明远塔。由青龙井,过鼓楼来到四牌楼,临近的集市太过闹人,转身进了五圣巷,瞟了一眼状元楼,再过都察院,泗州卫前并未停留,就回到了儒学署。走了一大圈,几乎逛了一整天,哪里能够跑的齐全?
逛了这一天,给老翁的印象是,这泗州城,舟舡泊聚,车马停集,市场繁盛,商贾云集,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人口茂密,建筑宏伟。俭而言之她是集.寺.庙.庵.祠.观.坛.塔.楼.亭.阁.廊.坊.府.场.院.桥.渡.汪.池.井.泉.林.园皆全。太热闹了。
绕过广济仓,经过观音寺,看了看泗水书院,老翁准备在老君堂过夜。
明月初升,繁星点点,因为有心事睡不着,就出来走动走动。白日的泗州城显得太过闹腾,而夜晩确是安宁了许多。梳妆楼飘来的泗州小曲娓婉优美,紫香阁的肴香扑鼻可闻,普明庵的经诵柔若清风,只是决科书院的读书声略显噪杂。
无妨,驾起云头静夜飞天高览,此时此处全览泗州城夜景,又是另一番璀璨夺目的景象了。
风轻月明,澄波潋滟。万盏千点的漁人,将汴河,淮河装扮华丽多彩,宛若数条长龙,游曳在泗州城里里外外。天上明月繁星,地上漁火灯影,哪里是银河?哪里是古城?早己是混然一体,难分彼此了。
挂剑台的剑影,分金亭的夜莺,汴淮水的涛碎,澜阁楼的钟声,湿翠堂的清风,柳苇荡的恋语,荷莲池的蛙鸣,馆驿巷的更锣,新恩坊的梦呤。
终于夜深,而美景无限。
东方飞宇化回原身,再入老君堂,就在老子的神榻上打坐调气禁声,闭目养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瞑瞑中似有李耳的咏呤声。
(下接第三章)
误入三界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