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宁元年(689年)三月十九日,武后召见麟台正字陈子昂,要他论述主持朝政的要领,批评不恰当的时政,不要引经据典,大发空洞议论。陈子昂于是禀奏了八个问题:一是废弃刑罚,二是让人当官,三是任用贤才,四是去掉猜忌,五是征求批评,六是鼓励奖赏,七是停止征伐,八是安置皇族子弟。其内容大致如下:“如今各种法律制度已很齐全,不过刑罚严厉细密,不是主持朝政的要领。凡是德行高尚的人开始控制天下,必然有扰乱社会背叛朝廷的人要被驱逐排除,以显示帝王的惩罚。凶贼叛徒消灭之后,就要顺应民心,赦免罪过。刑罚是用来禁止祸乱的,祸乱平息刑罚就要停止,它不是为太平设置的。太平时代的百姓,喜欢恩德而厌恶刑罚,刑罚使用到谁身上,人们必然忧伤悲痛,所以圣人非常重视废弃刑罚。朝廷大赦天下,洗清犯人的罪过,天下百姓承蒙喜庆,都获得重新做人的机会。近来诏令关押的犯人逐渐增多,搜捕支派余党,株连牵附,追根寻源,大概是司法官吏不明白皇上本意,以致如此狠毒苛刻。实在应当广施和乐简易之策,整饬法纪谨慎刑罚,清理冤假错案,这是稳定天下安定民心的当务之急。任人惟贤,是使政治清明安定的办法。不过君子小人各自推崇他的同类。如果陛下喜爱贤才却不任用,任用却不信赖,信赖却不持久,持久却不表彰奖赏,纵然有贤才,终究不肯出山,来了也不肯出力。反之,那么天下的贤才都会云集朝廷了。舆论却说:‘德才不可知晓,人心不易识别。’我认为本来容易知晓,容易识别。崇尚德行的人没有凶险的行为,致力公正的人没有不正的朋友,廉洁的人憎恶贪婪,诚实的人痛恨虚伪,聪明的人不跟愚蠢的人计议,勇敢的人不为怯懦的人献身,就像凤凰与飞鹰不挨翅膀,蕙草臭莸不同气味,道理是很自然的。什么原因呢?用道德感化凶恶,势必互不相容;用正直改造奸佞,势必都无效果;用廉洁劝说贪婪,势必互不买账;用诚实接交虚伪,势必互不和谐。聪明的人尊崇谋略,愚蠢的人不听这些;勇敢的人乐于献身,怯懦的人不学这些。这是由于志趣相反。贤才不是不想为人效劳,但是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就难引荐,因此当时就遭埋没。如果能够信任本身德才出众,周围又有著名贤才的人,赐给他高官厚禄,使得他推荐那些贤才,那么天下的太平稳定就成功了。陛下本来知道得到贤才必须任用,如今没有这样做,大概是由于以往信任的人没有成效。例如裴炎、刘祎之、周思茂、骞味道已经承蒙任用,都辜负恩德早早死去,因此陛下对信任贤才产生了怀疑,我坚持认为不应这样。从前有个人由于食物堵塞咽喉得了病,就想不再吃东西,他不知道不吃东西就会饿死。贤才对于国家,就像食物对于人,人不能由于食物堵塞了一次咽喉就停止进餐,国家不能由于看错了一次贤才就疏远正直人士,这是明察如神的陛下知道的。圣贤的崇高品德,在于能够听取劝谏,景昭皇帝品德跟夏禹、商汤、周文王一样崇高,因而能容纳魏征的刚直劝谏。如今确实有敢于劝谏的正直臣子,陛下广泛地接纳他们的意见,来光大崇高的品德,就会万代传颂。我听说不奖励功臣,就不能鼓舞人们建功立业;不奖励勇士,就不能鼓舞人们英勇作战。现在有的人劳苦功高、死于国难,却没有给予相应的荣誉地位;有的人欺世盗名、尸位素餐,却随便地给予恩宠、提升官职,这不是表彰功劳鼓励德行的政策。希望表彰守节不变的人,以勉励百官。古代一人受奖,万人高兴的原因,大概是奖赏得当。
如今最大的事,是担忧年年派兵打仗,赋税劳役不能减少,每动用十万兵众,就使百万户人家不能安居乐业。自从跟北方的狄族打仗,至今已有十年,没有听说中国胜利。派平庸的将领带散漫的军队,劳役一天天加重,武器装备一天天破旧。希望慎重地商酌利弊,计议得失,形势不可能,就不要徒然出兵,那么民众就安宁了。原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违犯法纪,自取灭亡,只惩治叛乱头目就行了,不要再牵连治罪,皇族子弟,都应给予第二次生命。我还希望陛下再次明确地抚慰他们,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天子的慈爱仁义,使臣下感到安全。我听说人之常情是不能自我了解就产生疑惑,疑惑就产生恐惧,恐惧就发生罪错。请赐给和平乐易的恩德,使他们身处不犯罪错的环境。”不久,陈子昂被提升,任右卫胄曹参军。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