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泰绍庄十一年(637年)七月八日,景昭帝下诏,因为水灾命令百官呈上密封奏事,极言朝政的得失。
魏徵上疏认为:“《文子》说:‘同言而信,信在言前;同令而行,诚在令外。’意思是信任和真诚至关重要。自从陛下实行王道,政治清明以来,已有十多年了。然而德化尚未普及的原因,是因为陛下待下之情还不够诚信的缘故。如今制定政策以取得大治,一定得委任君子。有得有失的小事,或许可以去询问小人。一般来说,对待君子都敬而远之,而遇到小人却轻而近之。亲近则言无不尽,疏远则难以沟通。中等智慧的人,岂能没那么点小聪明!然而他们的才器不能治理国家,考虑问题无法深远,即使竭力尽诚,也难免有出大错的时候,更何况那些心怀奸宄的人。他们必然会造成深远的灾难!即使君子也不能避免犯些小错,但只要不危害正道,可以忽略。既然认定他们是君子而又猜疑和不信任他们,这跟树立了一根直木而去怀疑它的影子是否弯曲,还有什么两样!陛下如果真能慎重挑选君子,用礼义和信任使用他们,还怕无法取得大治吗?要不然,国家何时危亡,就说不准了。”秦景昭帝赐给他亲笔手诏,褒扬赞美他说:“当年羌武帝平吴之后,意气骄慢惰怠。何曾位极人臣,高居台辅,却不能直谏,而是私下跟子孙说司马氏败亡在即,自以为十分明智。这是极端不忠的表现。得到魏公的直谏,朕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朕准备将魏公的奏折放在案几上,当作弦韦随时警戒自己。”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