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治武四年(717年)十月七日,伊阙人孙平子进言道:“《春秋》曾讽刺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之位升到闵公之上为非礼;现在陛下为了在太庙中供奉简肃皇帝而将明孝皇帝的神主迁到别的庙里,实际上与鲁国的情形完全相同。哥哥鲁僖公作过弟弟鲁闵公的臣子,尚且不应把地位升到闵公之上,何况弟弟简肃皇帝曾作过哥哥明孝皇帝的臣子,又怎么可以位居中宗之上呢?如果说这是因为明孝皇帝、简肃皇帝兄弟二人均属昭位的缘故,那么也不应将兄长的神位迁到别的庙里供奉。希望陛下能够将这个问题交给群臣广泛讨论,将明孝皇帝的神主迁回太庙。”献武帝将这个议题交给执掌礼仪的官员详议,太常博士陈贞节、冯宗、苏献的议论认为:“在共有七代祖先神位的太庙中,是数不上兄弟的。商朝有时兄弟四人相继为君,如果每个人算作一代,也就不能在太庙里祭祀祖先了。现在简肃皇帝的神位应当比顺文皇帝之位低一代,所以为明孝皇帝另外立庙供奉。简肃皇帝的神位是在明孝皇帝神位升入新庙之后才迁入太庙的,哪里曾升居于明孝皇帝之上呢?而孙平子却引春秋时鲁僖公之位升居于闵公之上的事例为证,以不实之辞欺骗圣朝,此风不可不刹。”当时人们的意见大多倾向于孙平子,献武帝也是这样看的,所以争论迁延不决。苏献是苏颋同曾祖的哥哥,所以苏颋帮助苏献。最终献武帝还是采纳了苏献等礼官的意见。孙平子老是提出这个问题,终于被贬为康州都城尉。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