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墨子·贵义喻》: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40. 《史记·殷本纪》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41. 《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者,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42. 《商丘地区志》古迹 桑林:上世纪80年代,在夏邑桑堌集东南500米处的吴家寺,发现一大型文化遗址,其中有几块汉画像石,画石内容为凸形高台,台上植常青树,树上一鸟,形如燕子,疑喻“玄鸟生商”之意。有绶带系于壁,表示一种大祭行为,意即体现成汤祷天求雨之举(见王良田《玄鸟扶桑画像石研究》一文)。其二,宋国都城东门曰桑林门,正与成汤求雨处的桑林(今日之桑堌集)相对应。这应是宋人追念其先公先王的圣德在都城建筑理念上的一种反映。正如《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所说“宋城旧都及桑林之门当即望祭桑林之处。”其三,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当时成汤以盛乐和舞蹈祈雨于桑林,颂歌之名称为《大濩》,后世沿袭,遂有桑林之乐与桑林之舞。春秋时宋国宋公曾以桑林之乐接待鲁国国君。其四,更为重要的证据是董作宾先生所撰《帝辛日谱》(见《殷历谱》)。载有帝辛征人方途中在“女桑”(当为昔日之桑林)所留下的卜行辞。卜行辞说:“辛酉王卜,在女桑贞,今日步于女桑,亡巛?”(骨五之五),此卜辞说明,帝辛十祀十一月二十一日征人方途中到了女桑,并且逗留四、五日,才于二十六日到了女桑。根据“女桑”所处的方位,是在永城酂城西北,夏邑县西稍偏南,睢阳古城的东南方向,为昔日之桑林,今日之桑堌。另据有关典籍记载,古代商丘一带农桑耕织并举,蚕桑事业已风行于商代,桑堌植桑养蚕颇著盛名。“女桑”字从女从桑,是一形声字,是“蚕曰条桑,取彼斧忻,以代远扬,猗彼女桑”的反映。加上帝辛对此地如此重视(逗留时间较长),此地也属于帝辛“告于大邑商”的范围。此外,在自成汤至太戊期间所发生的帝沃丁以礼葬伊尹于亳地(今虞城谷熟镇南),以及亳廷桑谷事件均发生在商亳及其附近,为汤都亳在商丘的有力佐证。
东汉后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