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二十四年,大旱。 王祷于桑林,雨。(《吕氏春秋·顺民篇》:‘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雨乃大至。’云云,上五年连书大旱,亦本此。)
44. 《淮南子主术训》说:“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于桑林之祭。”
45. 清乾隆十九年《归德府志》宋国都城池:“其城东门曰杨门,又东北门曰蒙门,南门曰卢门,东南门曰垤泽门,西北门曰曹门,北门曰桐门,又外城门曰桑林门。”
46. 《吕氏春秋》:“昔者汤克夏而正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
47. 《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今本无)则云:“汤时,大旱七年,卜,用人祀天。汤曰:‘我本卜祭为民,岂乎?自当之!’乃使人积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火将然,即降大雨。”
48. 《艺文类聚》卷六六引《庄子》云:“昔宋景公时,大旱,卜之,必以人祠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为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雨,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大雨。”
59. 《续藏书》:“臣李贽曰:我太祖高皇帝,盖千万古之一帝也。古唯汤武庶几近之,然武末受命,非周公,则无以安殷之忠臣。汤之受命也晚,非伊尹,则决不能免于太甲之颠覆。唯我圣祖,起自濠城,以及即位,前后几五十年,无一日而不念小民之依,无一时而不思得贤之辅。盖自其托身皇觉寺之日,已愤然于贪官污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之矣。故时时用兵,时时禁谕诸将,无一字而非恻怛,亦无一字而不出于忠诚。故天下士咸愿归而附之,而乐为之死也。”
62. 《吕氏春秋》云:“有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尹,正也,谓汤使之正天下。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集解列女传曰:“汤妃有莘氏之女。”□正义括地志云:“古莘国在汴州陈留县东五里,故莘城是也。陈留风俗传云陈留外黄有莘昌亭,本宋地,莘氏邑也。”
63. 《古烈女传●卷之一母仪传 ◎汤妃有孂》:汤妃有孂者,有妊氏之女也。殷汤娶以为妃,生仲壬外丙,亦明教训,致其功。有妊之妃汤也,统领九嫔,后宫有序,咸无妒媢逆理之人,卒致王功。君子谓妃明而有序。诗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言贤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其有孂之谓也。
64. 唐代《括地志》曹州、洛州均记载:“薄城北郭东三里平池有汤冢。又云洛州偃师县东六里有汤冢近桐宫。”
65. 《史记正义卷三·殷本纪》引《括地志》云:“薄城北郭东三里平地有汤冢。”按:在蒙,即北薄也。
66.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太甲之书曰,王徂桐宫居忧。此古人庐墓之始。【雷氏曰】桐与汤墓无涉。桐,亳东之邑,即《续汉郡国志》所云桐亭。又按赵岐注桐为邑,亦不云是葬地。余读后汉《郡国志》,梁国有虞县,有薄县。虞则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薄下注云:有汤冢。余即如皇甫谧以正之曰:放太甲于桐,桐在今虞城县,去偃师亦八百余里,伊尹既以身当国于偃师,又焉能时时于桐训太甲乎。仍属谷熟方近。
67. 《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礼仪部.云:“汤冢在济阴薄县北郭.冢四方.八十步.高七尺.上平。 ”
东汉后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