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陵位于咸阳城北6公里处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周文王陵底部周长310米,高11.8米,墓前有清代毕沅所立的碑石。陵丘保存基本完好,献殿、木牌楼经过修葺和彩绘。
周陵是传说中的周文王、周武王陵,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官方将其作为周代陵墓,但学术界则认为是秦代陵墓。唐宋以来,历代政府均有在周陵祭祀周公的习俗,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手书“周文王陵”石碑;民国期间,***、宋美龄夫妇前来谒拜周陵,设祭植树,西京筹备委员会在此栽植了大量柏树,周陵似乎已成定论,名副其实。但考古界、历史界却认为,按西周墓葬制度,王族墓穴十分集中,不封不树,没有任何地面标志,历史上从未被人盗掘。但是,咸阳原的陵冢“皆大作丘垅,多其瘗芰,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因而分析周陵应在周原遗址或西安市长安区、鄠邑区一带。太姒,生卒年不详,有莘国(今陕西合阳县东南)人,姒姓,周文王的正妃,周武王之母。太姒天生姝丽,聪明淑贤,分忧国事,严教子女,尊上恤下,深得文王厚爱和臣下敬重,被人们尊称为“文母”,在《诗经》和《列女传》中都有对太姒的赞美。
武则天在其御制文章《臣轨》中盛赞文母太姒善于治理政事,太姒被上谥号文定皇后,陵曰德陵。太姒,姒姓,出生在夏朝君主夏禹后代有莘氏(今陕西省合阳县)部落,莘国。
西伯侯姬昌在渭水之滨遇到太姒,对她的美貌,惊为天人,后知道太姒仁爱而明理,生活俭朴,姬昌决定迎娶太姒。因渭水无桥,姬昌决定于渭水造舟为梁,舟舟相连,成为浮桥,亲迎太姒,场面盛大。
入门之后,太姒仰慕长辈之德,效法太姜(周太王正妃)、太任(周王季历正妃),旦夕勤劳,以进妇道。太姒尊号为“文母”,姬昌理外,太姒治内。太姒与姬昌生下十子,次序为:长子伯邑考,次子周武王姬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自少严谨教诲,使他们未做过坏事。
太姒的儿子中,长子伯邑考因得罪王后妲己而遭到纣王杀害,故姬昌以次子姬发为太子,姬昌死后而立,是为周武王。
《诗经》中,首篇《国风·周南·关雎》,一说是描述太姒和姬昌的爱情故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大雅·文王之什·思齐》有描述太姒的记戴:“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元天授,尊封姬昌谥号为文皇帝,庙号始祖。而太姒被上谥号为文定皇后,陵曰德陵。
东汉后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