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实际上分为两个时期,以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到周敬王四十四年(公元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因孔子改编的鲁史《春秋》而得名,其特点是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周元王元年到东周灭亡(公元前256年)35年后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所编《战国策》一书而得名,其特点是权力重心继续下移,由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阶层兴起。
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而战国时期,是中国君主集权制的开始。
西周时期,周王保持着“天下宗主”的威权,可禁止诸侯国之间互相攻击或兼并。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虚名,再没有控制诸侯的力量,由此历史也开始了一个列国纷争的大动荡、大分裂时期。同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被称为蛮夷戎狄的民族在中原文化的影响或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很快赶了上来。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有的强大起来,有的衰落下去。于是,诸侯国互相兼并,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诸侯林立的情况,严重束缚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东周都城
都城:东周王城
东周王城遗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平面大体呈正方形。西北角在今东干沟村北,东北角在今洛阳火车站东约1公里,西南角在今兴隆寨村西北,东南城角被洛河冲毁。今五女冢村附近地势较高,城墙遗迹保存较好,地面上仍能看到残存的东周王城城墙。整个王城周长约15公里,与晋《元康地道记》“王城去洛城(指汉魏故城)四十里,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三十六步”这一记载基本吻合。
据有关古文献记载:东周王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共十二座城门。南有圉门,北有乾祭门,东有鼎门等。每座城门均有三个通道,城内设经、纬大道各九条。王宫建在中央大道上,王宫前面建有殿庭,后面建有商贸市场;王宫的右侧建有神坛社稷,左侧建有宗庙祖堂,城南三十里建有明堂。这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但这种“理想化”的布局和考古勘察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
勘察表明,东周王城城墙始建于春秋中期,战国至秦汉时曾多次修补。到西汉后期,整座城池开始荒废。而汉河南县城则是在东周王城旧址上兴建的。
春秋时期,尽管诸侯称霸,王室衰微,但东周王城作为天子之都的重要意义,远非列国都城所能比拟。在近三个世纪的历史时期一直处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地位。东周王城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周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整个城市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是中国城市考古的重大收获,具有重要意义。该遗址为洛阳市著名的“五大都城遗址”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这一重要城址,在该城址的中心区域修建有王城公园对游人开放。
东汉后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