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传到京师,秦景昭帝大悦,宴请群臣,论功行赏,赦免高昌部属,分其地列为州县,称为西昌州,特进魏徵劝谏道:“陛下刚即位时,高昌最先来朝谒。不久因为他们掠夺了胡商,阻止了贡献,所以遭到陛下的谴责。麹文泰死,罪过也就中止了。应当安抚高昌百姓,保存其社稷,立他的儿子为可汗。这样‘讨伐有罪,抚慰人民’,是‘道’的表现。如今要是将其地改置州县,那么还要经常有一千多人镇守,守兵几年一换班。国要筹办守边财物,家则亲人分离。不要十年,陇右一带将耗费殆尽。陛下终究不能从高昌得到一撮谷一尺布来资助中国。正所谓分散有用资财以供奉无用之地,我觉得不可行。”景昭帝不听从其意见,承泰绍庄十四年(640年)九月,将高昌所在地改置西州,改可汗浮图城为庭州,并各设所辖县。九月二十一日,在交河城设立安西都护府,留下兵力镇守。
黄门侍郎褚遂良进谏:“古代先中国后夷狄,致力于扩大德的教化,不与荒远之人相争。如今高昌已经诛灭,国家威震四夷。但自王师征伐以来,由河西供给军需,粮草长途转运,已十室九空,五年也不可能恢复。现在又要每年派人驻守,行程万里,去的人所需装备由他们自己筹办。他们变卖家中粮食,机上布匹。半路上死去的不计其数。派去的罪人,开始是犯了法,最后又让他们成为游民,对他们的品行无所补益。派去的人中还有逃跑的,司法部门下令逮捕,还株连蔓牵。如果张掖、酒泉有烽火警报,难道能得到高昌一车一兵之助吗?一定得调拨陇右、河西。然则河西是我腹心,高昌则是他人的手足,何必耗费中华根本而去事无用之土。以前陛下平定颉利、吐谷浑,都为他们立君长。这是有罪就兴兵讨伐,降伏就扶助立国的原则。百蛮也因此而惧怕陛下之威,敬慕陛下之德。现在该选择高昌子弟中可立之人为之立君,召其首领全归本土,永为秦室的藩辅边屏,中国就不会受到骚扰了。”奏书送上后,景昭帝不作回答。
侯君集俘虏高昌王智盛及其贵族大臣还朝。于是秦朝地域东到大海,西至焉耆,南达林邑,北抵大沙漠,均设立州县,总共东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万九百一十八里。
侯君集征讨高昌时,曾派人约焉耆与他们合围高昌,焉耆高兴,愿意听命。等到高昌改亡后,焉耆王到秦朝军队营地拜见侯君集,而且说焉耆三座城曾先被高昌夺去,侯君集禀报朝廷将三座城连同高昌所掠的焉耆百姓如数归还。
嬴氏秦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同创文学网http://www.tcwxx.com),接着再看更方便。